第178章 自主生产线的诞(1 / 2)

南方,“芯海”半导体最大的净化车间外。厚重的钢化玻璃隔墙后,是等级最高的千级洁净区,那里灯火通明,却静得可怕。只有机械臂精准移动时发出的微弱伺服电机声,以及气流从天花板高效过滤器送出的、持续不断的低沉嘶鸣,构成了一种令人心悸的背景音。

林长青、苏雨晴、王工,以及“芯海”半导体的总裁李总,都站在观察走廊上,目光死死锁定在车间中央那条刚刚完成最终调试的全新生产线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混合着消毒水和特殊化学品的刺鼻气味,压迫着每个人的神经。

这是“备胎计划”启动以来,第十八次,也是计划内的最后一次全流程流片尝试。之前的十七次,经历了无数次的参数调整、设备改良、材料替换,良品率在跌跌撞撞中缓慢爬升,从个位数到了百分之二十,再到百分之四十,却始终在及格线(通常要求百分之七十以上)下徘徊,无法实现稳定量产。

这一次,投入了所有最新的优化方案,动用了库存最后一批高规格的备用材料。不成功,便成仁。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的损失,更是对所有人信念的一次终极拷问。

王工的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双手紧紧抓着观察窗的金属栏杆,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李总不停地用一块手帕擦拭着额头,尽管车间恒温恒湿,他的衬衫后背却已经湿了一小片。苏雨晴站在林长青身侧,她的站姿依旧优雅,但微微抿紧的唇线和偶尔无意识蜷起又松开的手指,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只有林长青,依旧站得笔直,如同一棵扎根岩壁的青松。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深邃地穿透玻璃,落在那片正在经历最后几道复杂工序的硅晶圆上,仿佛他的意识已经与那片微观世界连接在了一起。

时间,在等待中被无限拉长。

终于,车间尽头,那台负责最终电性测试和芯片切割分拣的设备,指示灯由红转绿。机械臂轻柔地夹起一片完成所有工序的晶圆,送入测试腔体。

观察走廊上的所有人,呼吸都在这一刻停滞了。

几秒钟后,测试设备连接的巨大屏幕上,开始疯狂滚动最终测试数据。密密麻麻的参数和曲线飞速闪过,最终,屏幕中央跳出了一个醒目的、加粗的红色数字——

良品率:78.3%

紧接着,旁边一个小型透明出料口打开,一枚枚泛着暗哑金属光泽、印刻着“长青一代”标识的方形芯片,如同被检阅的士兵,排列整齐地滑落出来,落入特制的载具中。

78.3%!

稳定量产线!

成功了!

观察走廊上,死一般的寂静维持了足足三秒。

然后——

“成……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哈哈哈!”王工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猛地松开抓着栏杆的手,像个孩子一样用力挥舞着拳头,放声大笑,笑着笑着,眼泪却汹涌而出,混合着汗水,肆意流淌。他转过身,想对林长青说什么,却因为极致的激动哽咽得说不出一个字,只能用力地、一遍遍地拍打着身旁李总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