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国家实验室的邀请(2 / 2)

“明白!”苏雨晴挺直了脊梁,声音坚定有力。这一刻,她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在孤独地支撑,她的背后,仿佛有了一道巍峨如山的身影。

“相关的保密协议和初步接入权限,会有人送过去。记住,从现在起,你们面对的,将是另一个层面的战斗。”周秉衡最后说道,随即干脆利落地结束了通话。

听着电话里传来的忙音,苏雨晴缓缓放下话筒,久久无言。窗外的阳光已经完全照亮了城市,她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车流人群。

周老的邀请,像一道强光,刺破了笼罩在她心头的重重迷雾。她不再纠结于“引航”是否该继续的伦理困境,也不再仅仅沉浸在个人情感的痛苦与恐惧中。

她清晰地看到,她和林长青所走的路,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已经被赋予了远超个人和企业层面的意义。他们不知不觉间,已经站在了一个更宏大舞台的入口。

商业的竞争,技术的突破,个人的安危,此刻都与“国家需要”这四个字紧密相连。

这是一种压力,一种比奥本海默和古德曼加起来还要沉重千百倍的压力。

但这,更是一种力量源泉,一种让她可以抛却所有犹豫、一往无前的信念!

她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引航”项目实验室,声音恢复了平日里的冷静与果决,甚至比以往更多了一份不容置疑的底气:

“王工,是我。救援方案按原计划进行,但立刻接入国家实验室提供的‘深蓝’数据链,按照他们优化后的参数,调整能量输出频率和聚焦坐标。重复,立刻执行!”

随后,她召集了核心管理层。在会议上,她没有透露周老邀请的具体细节,但她的眼神和语气,却透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稳与力量。

“各位,”她目光扫过众人,“我们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但请记住,‘长青科技’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赚钱。我们脚下踩着的,是中国的土地,我们手中掌握的,是可能影响未来的技术。从今天起,我们的每一个决策,都要对得起这份责任。”

她没有多做解释,但所有人都从她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一种微妙而坚定的变化。

如果说之前是为生存而战,为守护而战,那么从现在起,他们仿佛被纳入了一个更庞大的序列,为了一种更崇高的使命而战。

苏雨晴站在办公室中央,阳光在她身后勾勒出坚定的轮廓。她知道,前路依然凶险,林长青依然在死亡线上挣扎。但她不再恐惧,不再彷徨。

因为她的身后,是国家。

而她所要做的,就是在他归来之前,将这片他们共同开创的基业,完好地、并且更加强大地,交到他的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