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洞察成本极限(1 / 2)

“刺猬计划”四个字在凝重的会议室里回荡,像一道划破阴云的闪电。几位总监面面相觑,只有苏雨晴和最早跟随林长青的几位核心成员神色凝重地点头——他们知道这个代号意味着什么。

“林总,这是什么计划?”生产总监忍不住问道,声音里带着不安。

林长青没有立即回答。他闭上双眼,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整个人进入一种奇特的专注状态。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他们见过林总这个状态,每次他露出这样的神情,就意味着要做出重大决策。

苏雨晴轻轻摆手示意大家保持安静。她注意到林长青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知道他正在动用那份特殊的能力。这让她既期待又担忧——每次过度使用这种能力,都会让他疲惫不堪。

此刻,在林长青的感知中,世界正在以另一种形态展开。

会议室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流动的光线。这些光线交织成一张覆盖全球的巨网——红色的资本流,蓝色的物流线,绿色的信息通道。奥本海默集团庞大的商业帝国,正在这张网上显露出它的轮廓。

他的意识沿着网络迅速延伸,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把脉。他要找到奥本海默价格战背后的命门。

原材料采购、生产线布局、物流成本、分销网络……一条条“脉络”在他感知中清晰呈现。他能“看到”奥本海默在欧洲工厂高昂的人力成本,能“感知”到他们北美基地环保合规带来的压力,甚至能捕捉到他们全球资金周转中那一丝不自然的紧绷。

突然,他的注意力锁定在几个关键节点上。

那是奥本海默利润最丰厚的几款产品,也是他们此次降价的主力。在这些产品光鲜的外表下,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异常——它们的成本结构正在以一种不可持续的方式燃烧,就像一支蜡烛在同时从两头点燃。

林长青猛地睁开眼睛,瞳孔深处的星芒一闪而逝。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他强忍着不适,声音却依然沉稳:

“奥本海默在亏本倾销。”

这个结论并不意外,但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最多只能撑十一个月。”

财务总监差点打翻手边的水杯:“林总,这个数据您是从哪里……”

“他们的欧洲工厂人力成本比我们高出40%,北美基地的环保合规成本每年递增15%。”林长青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坚定,“这次全球统一降价,对这些高成本基地的冲击最大。我估计,他们内部已经出现分歧。”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这些核心数据,连专业咨询公司都难以获取,林总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得出如此精确的判断?

苏雨晴适时地递上一杯温水,轻声补充:“上周我们收到的行业简报显示,奥本海默欧洲分部确实推迟了一个扩建项目。这与林总的判断吻合。”

这个细节的佐证,让众人眼中的疑惑渐渐转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