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K线图后的"眼睛"(1 / 2)

第43章 K线图后的

城市的灯火在夜色中次第亮起,如同大地上的星辰。周六的夜晚,林长青再次坐在了那家网络咖啡馆的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味和方便面的气息,键盘敲击声和鼠标点击声此起彼伏。与周围沉浸在游戏或聊天中的同龄人不同,他的屏幕上显示的,是红绿交错、起伏不定的股票K线图。

“深科电子”的成功试水,如同在他面前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门后并非坦途,而是更加汹涌澎湃、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资本海洋。他知道,仅仅依靠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是远远不够的,那如同在迷雾中凭借几颗残星导航,随时可能触礁。他需要更精准的罗盘,更清晰的视野。

这个罗盘和视野,就是他正在不断熟悉和拓展的能力——天眼通的“宏观纵览”。他不再满足于简单地“看到”资金流动的痕迹,而是试图去“理解”这些痕迹背后所代表的群体意志、市场情绪,以及它们与各种信息之间那千丝万缕、尚未被常人察觉的隐性关联。

他调出了几只新的股票。这一次,他没有完全依赖记忆,而是结合了近期报纸上的财经新闻、行业动态,以及一些刚刚兴起的网络论坛上零星的讨论。他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作为“引子”,然后,将精神高度集中,催动脑海中的“星璇”。

屏幕上的K线图在他“眼”中开始褪去冰冷的数字外衣,呈现出另一种生机勃勃却又残酷无比的景象。

他“看”到,代表散户资金的,是无数条细弱、杂乱、颜色浅淡的“溪流”,它们随着消息面的风吹草动而盲目地汇聚或溃散,时而追涨,时而杀跌,充满了非理性的恐慌与贪婪。

他“看”到,一些规模稍大的游资,如同颜色更深的“河流”,它们更加狡猾,往往在关键的技术点位制造假突破或假跌破,诱导那些浅色溪流进入陷阱,然后从容收割。

而真正让他凝神关注的,是那些颜色深沉、凝聚、流动缓慢却带着巨大势能的“资金暗流”。它们往往是机构或顶级游资的手笔,行动极其隐蔽,耐心十足。它们会在利空弥漫时,于低位不为人知地悄悄吸纳;会在利好尚未完全发酵前,提前布局,静静等待风口的到来。

同时,他将感知延伸,试图捕捉信息面的“涟漪”。一篇看似普通的行业报道,一则某地政策变动的短讯,甚至是一位重要人物看似无关的讲话……这些信息在常人眼中或许毫无关联,但在他的宏观视野下,却能隐约看到它们在某些特定股票盘面上激起的、微不可察的“预兆性波动”。这种波动,远早于消息被市场大众充分理解和反应的时间。

这是一种极其耗费心神的推演。他仿佛置身于一个由数据、资金、信息构成的庞大而嘈杂的立体迷宫中,需要从中剥离噪音,找到那真正指向宝藏的、微弱而准确的路径。额角再次渗出细密的汗珠,太阳穴传来隐隐的胀痛,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越发锐利。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反复观察、比对、筛选和验证,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了一只名为“华东软件”的股票上。

这只股票的基本面平平无奇,属于计算机应用板块,在当前市场热度并不高。技术图形上,它处于一个长期的下降通道末端,成交量极度萎缩,如同一潭死水,被绝大多数投资者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