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用闲聊般的口吻说道,“这次各组的实力都很强啊。像一组的雷刃,能量系,评级A-,攻击力恐怕是独一档的。三组的‘岩盾’,强化系,b+级,防御力惊人。五组的‘风隼’,特异系,b级,速度诡变难测……哦,还有你们九组,配置也很独特,有‘匠师’这样的精密操控系,有‘夜鹰’这样的战术核心,还有你……”
他看向我,眼神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好奇,“你的能力似乎很特别,生命场感知?这在常见的异能体系里,可不多见。方便问问,你现在大概在哪个评级区间?c级中段?还是后段?”
他这个问题问得非常自然,就像朋友间的好奇打听,但在这个敏感的环境里,却显得格外突兀。我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
“我的能力更偏向辅助,评级不高,勉强够用吧。”我含糊其辞,反将一军,“周先生对异能体系好像很了解?”
老周呵呵一笑,摆摆手:“在指挥部工作,总要看各种报告和评估数据,耳濡目染,知道些皮毛罢了。异能这东西,说到底,还是要看实战应用。评级只是参考,就像医院里的化验单,数值好看不代表一定能治好病,对吧?”
他这个比喻倒是很贴切,让我稍稍放松了一丝警惕。
“确实。不过,有一个清晰的评级体系,至少能让使用者对自己有个大概的认知。”我顺着他的话说道,同时也想试探一下他到底知道多少,“可惜,我对主流的d-c-b-A-S-x分级了解不多,只知道个大概。”
“哦?这个其实不难理解。”老周推了推眼镜,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仿佛一个耐心的老师遇到了好学的学生,“目前国际(主要是几个大国和秘密组织内部)通用的这套体系,虽然细节各有不同,但核心框架是一致的。”
他指着全息沙盘上那些代表不同异能者光点,娓娓道来:
“d级(初觉者),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能力微弱且极不稳定,可能自己都难以察觉或控制。
c级(掌握者),算是入门了,能稳定使用能力,应用于日常生活或低烈度冲突,比如让杯中的水微微结冰,或者短时间强化一下视力。大部分一线外勤人员,基础能力都在这个层面。
b级(专精者),这是一个分水岭。能力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组织的中坚力量,可以独当一面。像‘匠师’的物质亲和,‘风隼’的极致速度,都在此列。到了这个级别,能力的‘特质’会开始凸显。
A级(重构者),质变的发生。能力开始影响周围环境,甚至拥有领域的雏形,堪称人形战略武器。雷刃那种引动天象般的雷霆之力,就是典型。每一个A级都是极其宝贵的战略资源。
S级(生命颂者),传说中的存在。能力完全觉醒,拥有改变局部战场规则的力量,举世罕见。具体是什么样子,报告里都语焉不详,只存在于最高机密档案中。
x级(神话),理论级,或者说……哲学级。只存在于推演和假设中,据说与宇宙底层规则相关,近乎神明。”
他的讲解清晰明了,深入浅出,远比资料上的干瘪文字要生动得多。我听得入神,许多之前的疑惑豁然开朗。
“当然,”他补充道,“这只是能量强度和掌控力的分级。真正实战,还要考虑能力类型、相生相克、战斗智慧、甚至环境因素。就像沙盘推演,数据只是基础,真正的胜负,在于指挥官的运用。”
他说着,目光再次落在我身上,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有些特殊的能力,即便评级不高,但在关键时刻,或许能发挥出超越评级的作用。沈医生,或者说,‘烛龙’,你觉得呢?”
我心中一震,他果然知道我的名字和能力特点!一个普通的文书参谋,怎么可能对前线人员的资料如此熟悉?还能如此系统地讲解异能体系?
就在这时,基地的广播突然响起:“通知:所有参演小组组长,立即到指挥部一楼简报室集合,进行战前任务抽签和最终规则确认。重复,所有组长立即集合!”
老周(周文渊)听到广播,对我抱歉地笑了笑:“哦,看来要忙起来了。很高兴和你聊天,沈医生。演习中,多加小心。”他说完,对我点了点头,便转身不紧不慢地朝着指挥部大楼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入口处。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离去的方向,眉头微微皱起。
这个“老周”,绝对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他那种对异能体系的深刻理解,那种看似随意却处处机锋的谈话,还有那种超然平和的气度……他到底是谁?
顾倾城的直觉没错。这片戈壁,藏龙卧虎。而这场演习,从抽签开始,恐怕就已经充满了变数。
我深吸一口气,将“老周”的事情暂时压下,转身朝着九组营房走去。得尽快把抽签的消息告诉顾倾城。真正的较量,马上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