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潘多拉的真相(2 / 2)

日志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个思想解放、科技勃兴的年代。“曙光计划”是一个由国家高层秘密批准、倾注了巨大资源和期望的尖端基因探索工程,旨在探寻人类潜能极限的遗传学密钥,梦想着解锁生命的更深层奥秘。

苏承远和李婉清夫妇,作为当时国内生物遗传学领域的明星学者,怀揣着最纯粹的科研理想和报国热忱,带领团队投身于此。早期日志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狂喜,他们通过对比特殊人群基因样本,成功定位了一组高度保守却异常活跃的基因序列簇,命名为“普罗米修斯序列”,认为其可能与超常认知、感知能力相关。

然而,当研究进入体外和动物模型的“激活”实验阶段时,噩梦降临。实验体出现恐怖的畸变、免疫崩溃、神经紊乱。理想的曙光被阴影吞噬,研究陷入伦理困境和技术瓶颈,资金也开始紧张。

就在这时,日志笔调突变。记录了与自称“国际科学促进基金会”(其标志被无意拍下——星辰间的方舟侧影,正是“方舟议会”)代表的接触。对方提供了“无私”的技术和“慷慨”到难以拒绝的资金。

在“方舟议会”的深度介入和压力下,研究方向危险地转向“稳定控制”和“高效激发”,试图制造“可控的强化个体”。伦理红线被模糊、跨越,一种混合着科学狂热、外部压力和自我麻痹的情绪在团队蔓延。

悲剧的最终导火索,是代号“普罗米修斯之火”的高风险活体实验。在“方舟议会”的敦促和隐含威胁下,苏氏夫妇使用对方提供的、未经验证的新型病毒载体,对一名志愿者进行基因编辑,结果发生灾难性的事故!

志愿者免疫系统攻击编辑细胞,引发全身炎症风暴和器官衰竭,在精神感知紊乱和力量暴增后凄惨死亡。

事故后,“方舟议会”瞬间切断联系,甩锅苏氏团队。他们从明星学者沦为“罪人”,项目叫停,数据封存,接受严苛调查。在舆论压力、学术排斥、内心煎熬以及可能的灭口威胁下,夫妇二人在项目撤销后不久,警方打算以“非法行医”将他们绳之以法,但是还没等到行动,夫妇俩于一场“实验室意外爆炸”中双双罹难。

日志的最后一页,是李婉清在极度恐惧和绝望中写下的绝笔,字迹潦草力透纸背:

“‘曙光’已成永夜……我们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了无法掌控的力量,也窥见了深渊下的贪婪与冰冷……他们(方舟)不会放过任何知情人……承远和我……已无路可走。唯一的牵挂……薇薇……我们的女儿……拜托……若有可能……照顾她……让她远离这一切……永远……”

简报室内,死一般的寂静。

我仿佛能看到,二十多年前,那对才华横溢、满怀理想的年轻学者,如何在巨大的诱惑和压力下,一步步被拖入深渊,最终家破人亡的惨剧。也能感受到,苏雨薇这些年背负着怎样的血海深仇和沉重真相,在黑暗中孤独前行。

“方舟议会……”“玄龟”的声音首次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那是一种面对真正庞然大物时的凛然,“原来从那么早开始,他们的触角就已经……”

“这份数据太重要了!”吴教授激动地说,“它不仅揭示了‘父亲计划’的真相,更是指控‘方舟议会’进行反人类实验的铁证!还有‘普罗米修斯序列’的原始数据,对我们理解异能本质、甚至治疗李哲这样的受害者,可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铁匠”则更关注技术层面:“这个‘潘多拉之匣’服务器本身就是一个宝藏!虽然只是镜像节点,权限受限,但里面肯定还有更多关于‘议会’早期历史、内部派系、技术起源的绝密档案!我们必须想办法获取更高权限,或者找到主服务器!”

就在这时,解密程序再次弹出一个提示框:

【检测到关联加密数据包:‘钥匙’载体早期观测报告(碎片)。访问需二级密钥或特殊权限。是否尝试破解?(风险:极高,可能触发数据自毁)】

“钥匙”载体!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我身上。

玄龟沉默了片刻,做出了决定:“暂停对‘钥匙’数据的直接破解。当前优先任务:一、全力分析已获取的‘父亲计划’数据,评估其战略价值和科学意义;二、尝试通过现有权限,安全浏览‘潘多拉之匣’镜像节点的其他非受限区域,收集更多关于‘方舟议会’的情报;三、严密监控全球动向,评估此次行动可能引发的‘议会’反应。”

他看向我,目光深邃:“沈瑾年,你带回来的,不仅是情报,更是一个时代的真相和一把可能打开未来的钥匙。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将是空前的。苏雨薇将这份‘重礼’交给你,其用意深远。你做好准备了吗?”

我迎着玄龟的目光,感受着体内那份因“钥匙”二字而再次躁动不安的力量,又想起苏雨薇决绝而悲伤的眼神,以及父母日志中那份沉甸甸的托付。

“我明白。”我沉声回答,声音因干涩而沙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真相的魔盒已经打开,释放出的不仅是过去的幽灵,更是通向未来更加凶险道路的指引。而我,似乎注定要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