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经络初探(1 / 2)

感官剥离舱的门在身后合拢,将最后一丝外界的光线与声响彻底吞噬。

绝对的静与暗包裹上来,这种极致的环境放大了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呼吸的声音,甚至能听到血液在血管里流淌的细微嗡鸣。

我盘膝坐在冰冷的、带有细微纹路的特制蒲团上,按照导师笔记和初步评估反馈的指引,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性的“内视”修炼。

此刻,在这片绝对的孤独中,我是自己身体和意识的探索者,是导师留下的宝贵遗产的继承者,是试图主动驾驭而非被动承受自身命运的修行者。

第一步,深度入静与意识锚定。

我缓缓闭上眼,尽管开合并无区别。摒弃所有杂念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担忧李哲的焦虑、对龙组和未来的不确定、甚至刚刚评估报告的细节,都如同试图挣脱束缚的气泡,不断上浮。

但我没有对抗,只是按照导师笔记中强调的“观照而不评判”的原则,像旁观者一样看着这些思绪升起、盘旋、然后慢慢消散。

我将注意力专注于呼吸,一吸一呼,感受气流通过鼻腔、充满肺叶、再缓缓排出的完整循环。渐渐地,呼吸变得深长而平稳,成为这片寂静宇宙中唯一稳定的节拍。我将意识如同锚一般,稳稳地定在脐下三寸的区域,那片被导师称为“丹田”或“生命能量核心”的神秘之地。

这个过程起初依旧困难,精神如同试图驯服狂野海浪的水手,但有了先前几次濒临崩溃的经验和评估时短暂的成功体验,再次尝试进入这种深度专注状态,比以往要顺滑了许多。

当心神初步安定,入静达到一定程度后,我开始了

第二步:能量脉络的初步感知。

我不再是模糊地感受全身的疲惫或不适,而是用意念引导着注意力,如同启动了一台精密的扫描仪,从四肢的末梢——指尖和脚尖开始,极其缓慢、一寸一寸地向身体中心移动。

我细细体会着皮肤下的温度变化,血液流动带来的微弱脉动和温热感,肌肉纤维在静止状态下依然存在的细微张力……

然后,是更深层的东西。随着感知的深入,我渐渐捕捉到了一些不同于常规生理感觉的迹象——那仿佛是极其微弱、如同涓涓细流般,在某些特定的、隐约与中医典籍中描述的经络通道重合的路径中运行的生物电流或能量流。

这种感觉起初极其微弱,时断时续,如同风中残烛,让人怀疑是否是幻觉。

但凭借着评估后提升的感知精度和此刻高度专注的状态,我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那并非视觉意义上的看见,而是一种无比真切的、多维的体内感知图景在意识中直接呈现。

体内那些主要的能量通道,有的畅通明亮,泛着柔和的辉光;有的则相对黯淡,甚至在某些节点出现了明显的淤塞和扭曲,尤其是在大脑区域和脊柱沿线的重要能量枢纽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