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的手术刀,斩断基因锁 > 第52章 锋刃淬火,暗影中的筹划

第52章 锋刃淬火,暗影中的筹划(2 / 2)

她分析了通道可能的入口状态(锈蚀、封堵程度)、内部结构(狭窄、是否有传感器)、以及出口连接的区域(最好是杂物间或无人走廊)。同时规划了三条以上的备用潜入和撤离路线。

? 时间窗口选择:综合各方面因素,她将行动时间定在周末深夜,这个时间园区内部人员活动最少,安保警惕性可能相对降低。

同时,她特意选择了一个天气预报显示有雷阵雨的夜晚,雨水和雷声可以有效地掩盖潜入时的细微声响,并可能干扰部分室外监控设备的清晰度。

? 接应与撤离方案:她制定了极其严格的接应计划,安排了唯一一个她绝对信任、且与当前事件毫无关联的老战友在远离园区的指定安全点待命。

设定了精确的接应时间窗口,并明确了如果超时未到或收到特定危险信号的应对措施(包括放弃接应、启动预备方案或向更高层级匿名预警)。

? 纪律与底线强调:她反复向我们灌输隐蔽第一的原则。“一旦暴露,首要任务是利用一切手段制造混乱,争取时间,然后立即放弃任务,沿备用路线撤离。如果无法一起撤离,优先保全已获取的证据,分散逃跑,最终到预设的紧急集合点汇合。”她的声音冷硬如铁,但我们都明白,这是在最坏情况下,最大限度保全团队和成果的唯一方法。

? 我的医疗与“特殊”准备(最后防线与未知变数):

我负责的是生命的最后保障和那最不可控的“变量”。

? 医疗包升级与紧急救治方案:我彻底升级了医疗包,增加了强效镇静剂(用于控制可能狂化的实验体或自身)、快速凝血剂、大剂量肾上腺素、吗啡镇痛针(从黑市搞来的),以及吴师兄根据理论推导配制的、未经任何临床验证的高浓度纳米虫抑制剂。

我反复练习在黑暗、嘈杂环境下进行快速止血、清创、维持生命体征的急救流程,并制定了针对可能出现的纳米虫感染、精神控制等特殊情况的、理论上的应急处理方案。

? 能力的微控与代价预估:我继续在极度的疲惫和压力下,艰难地进行着能力的微控练习。我不再追求大范围的感知或强力的干预,而是将目标锁定在极短时间内(可能只有几秒)、极小范围(贴身一米内)的感知增强(如对杀意的预警)或对单一队友的神经反射进行微幅辅助。

每一次成功的尝试,都伴随着更剧烈的头痛、短暂的视力模糊和强烈的眩晕感,仿佛大脑在超负荷运转后发出的哀鸣。我清楚地知道,这能力在“蜂巢”中可能是我们绝境中唯一的奇兵,但也更可能是在我本就沉重的负担上压下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我在关键时刻彻底崩溃。

最终推演与决意:

在行动前夜,我们三人再次聚集在安全屋,进行了最后一次沙盘推演。

窗外夜色浓重,雨点开始淅淅沥沥地敲打窗户,像是为我们敲响的战鼓。我们一遍遍复盘计划,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令人不安的不确定性:那个“废弃”的排气通道入口是否真的如蓝图所示,没有被彻底焊死或加装隐藏传感器?

内部的监控盲区是否依旧存在,还是早已被升级的系统覆盖?

如果不幸遭遇巡逻的“黑桃”精英,我们那简陋的装备和我的微弱能力,能有几分胜算或逃脱的几率?

如果遭遇的是“红心”系列的研究员,他们是毫无战斗力,还是拥有某些不为人知的防御手段?

李哲的那些“黑科技”装备,在“蜂巢”强大的内部屏蔽下,究竟能发挥几成功效?

而我的能力,在那种环境下,是会带来一线生机,还是直接引爆我自身的崩溃?

没有完美的计划,只有权衡了所有已知风险后,做出的最不坏的选择。我们像是在编织一张脆弱的蛛网,试图缚住一头沉睡的巨龙,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记住,”

顾倾城的目光扫过我和李哲,冰冷而坚定,仿佛能穿透我们内心的恐惧,“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带回证据,将‘普罗米修斯’的罪行暴露在阳光之下。但如果事不可为,局势失控……优先保全自己。活着,才有下一次机会。”

她的话是对我们说的,也像是对她自己下的最后命令。

窗外,雷声在远方的云层中滚动。我们最后一次检查各自的装备,冰冷的金属触感、电子设备待机的微弱蜂鸣、以及防水布料摩擦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沉默中弥漫着一种赴死般的决心。

探测器曾捕捉到的那一缕幽蓝脉冲,如同来自深渊的诱惑低语,我们知道那扇门后是地狱,背负着揭露真相的责任和拯救无辜者的渺茫希望,我们却不得不亲手去推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