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宴原本也没想今年冬小麦的,主要是新买的水田那边,一挖一看,
打井则是为了明年,为了预防明年的天灾,既然都已经种上小麦了,粮食总要收一点吧?他可不愿意做赔本买卖。
明年他们家也是要交赋税的,七千亩水田再加上五百五的旱地,光是交税都要交将近一千石的粮食,不种地怎么能行?
其实顾青荷他们家今年大量购买水田,本来就是一个很矛盾的事情。
按理说天灾没收成,大量买地还要赔上一笔田税是很不划算的一件事情。
可谁让灾年的田地便宜,而且还有大量闲置的劳力‘灾民’,用这些人来开荒。
只要灾年一过,那些被开出来的田地立马就能种上粮食,这又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这两者之中显然是后者更划算,只要撑过了灾年,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吴铁山是一位灾民,他跟顾青荷他们家的长工头头陈坪是一个村的,两人都是居住在山里的居民,因为天灾庄稼欠收。
山里的动物都跑光了,他们家的田地本来就少,再加上天灾庄稼欠收,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于是便跟着中秋回家探亲的陈坪一起来了金秋村宋家,打算跟陈坪一样当长工。
其实早在五六年前,陈坪不老老实实的在家中种地,反而是自甘堕落跑出来当长工时,他们还在背后嘲笑过陈坪。
说他放着好日子不过,却非要去给那些大户当狗,真是当奴才的日子没过够啊!
他们青山村虽然田地少,但只要用心耕着,一口饭吃还是有的。
可惜陈坪不愿意留在山上,认为山上的地不好不够肥沃,种不出多少粮食来。
与其在家种蹉跎一辈子,种出来的粮食连家人儿女都养不活,还不如出去给人当长工,至少人家银钱是给够的。
当然。出去给人当长工也是要挑选东家的,经过多方打听他选择了宋家。
宋家这个东家其实真的挺不错的,在他们家做工,工钱给的都很高,当长工签契约时,会一次性给一笔银钱,大概二十贯钱。
后面每月还有月钱,月钱不想拿银子也可以跟宋家换粮食,而且宋家给他们换的粮食还很多,比市面上的便宜很多。
陈坪知道自己老家地贫瘠,种粮食也种不出来什么,于是便一直待在宋家。
这些年他的工钱也涨了很多,一开始才五贯钱,到现在一年都有十八贯钱了。
再加上年节的发礼物,奖金,福利,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他一年的收入是二十五贯钱。
这些银钱能买四十石细粮,相当于二十亩极其肥沃的田地所产出的粮食。
像他们青山村那样的地方,要三十亩地才有这个收入,可他一个人种不完三十亩地啊!
更何况他在青山村也没有三十亩地,可是他在宋家却有这么多的收入。
给宋家当长工,他们不仅包吃包住,还提供生活用品以及四季的衣服。
再说了,他家里的地他也没荒着啊!
他妻子跟孩子不是都在家吗?
随便种点玉米也够他们吃喝了,至于他外出挣的银钱完全可以攒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