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的顾青荷没空管他,她忙着给干活的长工短工准备饭菜,还要统计收回来的粮食,安排魏祁几个孩子守着太阳晾晒。
农忙时刻,家里所有的人都要忙起来,就连石头几个也不例外,下午从学堂回来后,也要帮着顾青荷统计粮食数量。
一连忙碌了二十多天之后,地都冬小麦跟田里的谷子总算是全部收仓入库了。
由于今年是灾年,因此今年夏收来顾青荷家里干活的短工还真不少,他们干活不要工钱,只要今年新收的粮食。
只是这样一来,今年的粮食全部都收仓入库之后,倒是比去年的粮食要少许多。
冬小麦差不多刚刚收了一千石,谷子也只收了两千石,比去年少不少。
不过好在银钱没少,这段时间给长工短工们做饭,用的粮食蔬菜肉类就是家里的存货,顾青荷几乎是没有外购。
她家目前已经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了,平日里用钱最多的地方也就是买布料跟香料了,至于别的东西,家里的田地都有出产。
包括寒瓜甜瓜香瓜这些稀罕的东西,顾青荷家里的菜地里就种着不少。
像是梨子,苹果,李子,桃子这类水果也有不少,能从年初吃到年味。
顾青荷做的柿饼,更是一年到头都可以吃,味道非常受几个孩子喜爱。
只是柿子这东西不能多吃容易结石,因此大多数的柿饼,都被她给卖了。
夏收过后,顾青荷家里的几百亩地全都撒上了紫云英种子后便一直空着那里了。
什么也没种,就留着休耕养地,当然顾青荷他们这样做,也是没办法。
夏收过后天气依旧十分炎热,雨也只下过两次小雨,土豆还未湿润就又干了。
没有雨没有水,甚至就连山上的山水都断流了,这种情况之下,顾青荷他们又哪里敢种什么粮食,怕是干的连苗都死了。
水田那边的情况要好不好,因为常年积水的缘故,水田那边即便是没有雨水补充,但田里依旧是湿润的,还能种玉米。
因此这一千一百亩的水田,宋书宴是直接种上了玉米的,目前看上去效果还不错,玉米苗子都生根发芽了,长出一尺高。
宋家这边的收成还算是理想,但村里还有许多的村民,这会儿都快要哭了。
棉花地里的棉花还未到收获的时刻,但夏天种的早稻,几乎是没多少收成了,就这点粮食甚至还不够一家子人吃到冬天。
而且更难的事情也跟着来了。那就是朝廷不仅没有减税,甚至还增加了税收。
宋书宴去县城韩生悯那边一打听,这才知道原来圣上是没有打算增税的,但各地的官员怕啊,于是上面才下令增加税收的。
至于这些当官的到底在怕什么,顾青荷用脚指头都能想到,只是如今是开国的初年,可不是一个帝国快要终结的末年。
圣上对各地的控制力度还是很强的,那些肆意屯粮,故意加税,掏空朝廷粮仓之人,这一次怕是都逃不过屠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