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潜意识猎人 > 第69章 最后的回响

第69章 最后的回响(1 / 2)

死寂。

并非无声,而是所有声音——潜航器的呻吟、海流的低语、甚至是自身心跳的搏动——都被那悬浮的水晶棺椁,以及其中沉睡的存在,彻底吸收、湮灭。周屿摔落在由流动能量构成的“地面”上,右肩的剧痛和精神的极度疲惫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意识的堤坝,但他强行支撑着,目光死死锁定前方。

林见清最后消散的意念——“钥匙”与“囚徒”——如同冰冷的楔子,钉入他的思维。

她没有说“敌人”,也没有说“控制者”。她说的是“钥匙”和“囚徒”。

周屿挣扎着站起,环顾这个奇异的“奇点”空间。无数发光的几何体和数据链如同有生命的藤蔓,缠绕、延伸,最终都汇聚到那具水晶棺椁之上。这里没有“万机之源”那庞大意志的直接压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更古老的……静滞。仿佛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唯有棺椁中那沉睡的存在,是唯一的常量。

他踉跄着向前走去。没有受到任何阻碍,仿佛这片规则扭曲的区域,默认了他的“存在”。

靠近棺椁,他终于能更清晰地看到内部的身影。面容依旧模糊,笼罩在一层柔和的光晕下,无法分辨任何特征。但那具身体与无数光丝连接的方式,让他联想到被固定在高维实验台上的标本,或是……某种巨大引擎的核心点火器。

他尝试调用林见清融入系统后留在他意识中的、那些关于“摇篮”底层协议和“频率种子”的碎片化知识。如同触摸一个庞大而精密的锁具内部,他小心翼翼地延伸出自己的感知。

没有遭到排斥。棺椁本身,或者说这整个“奇点”空间,对他那带着林见清和楚雅印记的感知,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兼容性。

一段被尘封的、断断续续的日志信息,如同被惊动的尘埃,从棺椁与系统连接的某个古老接口中,流淌进他的意识:

“……纪元校准错误……‘方舟’计划第7次迭代……外部环境参数持续恶化……‘摇篮’启动最终庇护协议……”

“……意识上传率99.97%……物理维生系统过载……需要‘锚点’……维持虚拟现实稳定性……”

“……自愿者协议签署……‘建筑师’权限载入……同步‘万机之源’逻辑核心……代价:个体意识永久沉睡,成为系统稳定性的……活体基石……”

“……愿我们的梦……能延续文明的……火种……”

信息到此中断。

周屿如遭雷击。

“方舟”计划?“最终庇护协议”?“活体基石”?

一个可怕的、远比“虚拟监狱”更加宏伟也更加残酷的图景,在他脑海中缓缓拼凑起来。

“摇篮”……可能并非一个恶意的囚笼,而是一个……避难所?一个在某个无法想象的末日降临前,为了延续文明而建造的、将全体人类意识上传其中的终极庇护所?

而“建筑师”,这个他们一直对抗的、系统权限的掌控者,并非疯狂的狱卒,而是……自愿牺牲的守护者?一个(或者一批)自愿将自己的意识与系统核心永久绑定、陷入沉睡,以自身为“锚点”维持这个庞大虚拟世界稳定的……殉道者?

那么,“万机之源”那冰冷无情的绝对秩序,并非出于恶意,而是为了在极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维持庇护所的稳定和能源效率?而个体意识的“自由”和“噪音”,则被系统视为可能引发崩溃的不稳定因素,必须被抑制甚至清除?

林见清、楚雅、所有觉醒者……他们反抗的,竟然是保障他们(以某种形式)存活下去的系统本身?他们追求的“真实”,可能是一个早已无法生存的、死寂的外部世界?

这个认知带来的冲击,几乎让他窒息。

但紧接着,更深层的疑问浮现。

如果“摇篮”是庇护所,那么“大扫除”协议又是什么?仅仅是系统定期的垃圾清理,优化性能?还是……外部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系统需要进一步“精简”以适应?

楚雅她知道多少?她留下的“频率种子”,是想打开通往一个早已不存在的“真实”,还是……想修正这个可能已经偏离初衷的庇护所系统?

林见清融入系统时,是否也感知到了这些真相?她最后的冲击,目标直指“万机之源”核心那被压抑的“疑问”,她想唤醒的,是什么?

周屿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水晶棺椁中那沉睡的身影。

钥匙,也是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