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各不相同。有人崩溃大哭,有人歇斯底里,有人茫然无措,但也有人,如同田中浩二一样,在极致的震撼后,眼中燃起了觉悟的火焰。他们开始下意识地、或者有意识地,在内心重复着那个“坐标”,那份对“自由”和“真实”的渴望。
微弱的意识星火,开始主动地、尝试着相互感应,向着冥冥中某个共同的方向汇聚。
“广播完成了。”林见清睁开眼,左眼的数据流明显黯淡了一些,右眼的火焰也略显疲惫,“能量消耗超出预计……位置已经暴露。”
几乎在她话音落下的同时,前哨站外部的冰原传来密集的能量武器轰击声!比“执行者”更加密集、更加狂暴的攻击开始了!“建筑师”调集了附近所有可用的武装力量,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群,蜂拥而至。
“走!”周屿一把拉起那名重伤的“隐修会”成员,对林见清喝道。
林见清从谐振器光晕中降下,她的身体依旧由能量和数据构成,但似乎凝实了一些。她伸手虚按在重伤者胸口,一股温和的能量涌入,暂时稳定了他的伤势。
“谐振器……需要留在这里维持网络节点。”她看了一眼那仍在运转的古老装置,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它会战斗到最后一刻,为我们吸引部分火力。”
她率先冲向通往备用出口的通道,周屿搀扶着伤员紧随其后。
他们的载具早已在之前的战斗中损毁。幸运的是,前哨站深处,他们找到了一艘被封存已久的、造型古怪的小型潜航器,似乎是“隐修会”早期用于极地探索的遗产。它性能未知,但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启动,冲入冰下航道,将身后激烈的爆炸声和“谐振器”最后爆发的、如同超新星般璀璨的光芒甩在身后。
新的逃亡开始了。这一次,目标明确——马里亚纳海沟,万米之下的“奇点”。
潜航器在冰冷黑暗的水下疾驰。林见清坐在副驾驶位,闭目凝神,意识与遥远的、正在形成的“意识网络”保持着微弱的连接,引导着那些星火,规避着“摇篮”系统越来越强的干扰和追踪。
周屿则负责驾驶和规划路线,他的大脑如同精密仪器,计算着洋流、深度、可能的伏击点,以及“建筑师”可能动用的、他们尚未知晓的武器。
“网络反馈,”林见清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异样,“有一部分觉醒者……他们不仅在接受引导,还在尝试……主动增强信号。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系统的压制,放大‘噪音’。”
周屿目光微动。这意味着,反抗并非单向的输送,而是开始出现互动和增长。这是好事,但也可能让那些主动增强信号的人,更快地被“清扫者”锁定。
“我们还需要多久?”他问。
“全速前进,避开主要拦截,预计需要6小时。”林见清回答,“但‘建筑师’……不会让我们顺利抵达。越靠近‘奇点’,阻力会呈指数级增长。”
她顿了顿,左眼的数据流再次加速旋转,似乎在分析着某种极其复杂的信息模式。
“我捕捉到……‘万机之源’散发的能量读数正在急剧升高。”她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建筑师’的本体意识……正在主动苏醒。它不再仅仅是通过‘执行者’或协议来应对……它可能要……亲自下场了。”
潜航器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建筑师”本体意识,那个可能同样被困于“摇篮”、却选择成为“狱卒”的古老存在,其真正的力量,他们一无所知。
周屿握紧了操控杆,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
“那就让它来。”
他的声音冰冷,如同格陵兰永不融化的坚冰。
“在真实面前,无论是囚徒还是狱卒,都同样……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