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潜意识猎人 > 第53章 畸变奇点

第53章 畸变奇点(1 / 2)

冰冷。庞杂。如同整个星系的星图被强行塞进一枚果核,再狠狠砸入她的脑海。

林见清在信息洪流中沉浮,意识像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彻底撕碎、溶解。楚雅留下的“频率种子”根本不是温和的传承,而是狂暴的、不容拒绝的“灌输”。无数几何结构、能量流动模型、非欧几里得空间拓扑、还有大量无法用现有科学术语描述的、关于“摇篮”基础框架的认知,如同炽热的钢印,烙入她意识的每一个褶皱。

剧痛不再是生理性的,而是存在层面的撕裂感。她感觉自己的“边界”在模糊,个体的认知正在被这庞大的、非人的知识体系冲刷、侵蚀。

“见清!稳住!”

苏晴的声音如同穿透浓雾的微光,她的手紧紧握着林见清冰凉的手指,一股虽然微弱但极其坚韧的共情力量,如同最细韧的丝线,缠绕住林见清即将飘散的意识核心,强行维系着她与“自我”的最后连接。这连接让林见清在知识的狂潮中,还能依稀记起自己是谁,记起身边还有需要守护的人。

周屿的动作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他迅速将仍在投射着楚雅静止影像的存储设备封存进另一个屏蔽容器,目光锐利地扫过周围。矿洞内异常的震动已经停止,但空气中残留的某种“涟漪”感并未完全消散。

“‘建筑师’权限网络可能已被惊动。这里不再安全。”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我们必须立刻转移。”

他快速收拾好最重要的设备和物资,将几乎无法自主行动的林见清背在背上。苏晴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拿起必要的医疗包和照明设备,脸色苍白如纸,但眼神依旧坚定。

三人如同受伤的野兽,迅速而沉默地撤离了这处临时的避难所,再次投入科拉半岛荒凉而冷酷的怀抱。

外界正值深夜,铅灰色的天幕低垂,看不到星辰,只有刺骨的寒风裹挟着冰屑,抽打在脸上。周屿选择了一条最为崎岖、人迹罕至的路径,依靠着他从“蜂巢”数据库中获取的、未被完全抹除的半岛边缘区域地形数据,向着北方一处废弃的早期气象观测站潜行。

林见清伏在周屿背上,身体随着他的步伐微微颠簸。外在的寒冷与颠簸几乎被意识内核的剧烈风暴所掩盖。楚雅灌输的知识仍在疯狂地整合、重构,与她原有的“归零”特性发生着难以预测的化学反应。

她不再仅仅是“读取”环境中的残留信息。现在,她能更清晰地“看到”信息本身的流动。

在她的感知中,世界仿佛被剥离了物质的表象,露出了底层的、由无数细密光点和数据流构成的“骨架”。寒风不再是单纯的气流,而是带着温度、湿度、压强参数的动态信息簇;脚下的冻土,也不再是沉默的实体,其内部结构、冰晶分布、甚至亿万年前地质活动留下的应力场残留,都化作晦涩但可辨的数据模型,在她意识中无声流淌。

这种感知并非主动技能,而是一种被迫的、全景式的“呈现”。她无法关闭,只能被动承受。

更让她感到恐惧的是,她开始察觉到一些……“不和谐”的点。

就在他们前方不远处,一片看似平整的雪地下方,岩层的结构数据呈现出一种极其细微的、非自然的“断层”和“重复”,与周围自然地质构造的随机性和连续性格格不入。这种“不和谐”极其隐蔽,若非她此刻被强行灌输了大量关于结构稳定性和信息态连续性的底层认知,绝无可能发现。

“左前方……三十五米……雪层下……结构异常……”她用尽全身力气,在周屿耳边挤出断断续续的警告,声音嘶哑得如同破旧风箱。

周屿脚步瞬间一顿,没有任何质疑,立刻改变方向,绕开了那片区域。就在他们偏离原路线不到十秒,那片雪地边缘,一块不起眼的岩石后方,一道微不可察的红色扫描光束无声无息地掠过他们刚才可能经过的位置,随即隐没。

是“净化者”布设的震动感应地雷,伪装得天衣无缝。

周屿背着她,侧脸线条紧绷,没有回头,但低沉的声音传来:“继续感知。有任何异常,立刻说。”

苏晴也投来震惊而担忧的一瞥。

林见清的心沉了下去。她的“能力”进化了,代价是意识被强行改造,并时刻处于过载的边缘。而现在,她似乎成了团队在现实层面规避即时危险的唯一预警系统。

逃亡的路上,她不断发出类似的警告:

——一棵枯树扭曲的枝干内部,木质纤维的衰变数据呈现出被某种高频能量轻微灼烧过的、不自然的“愈合”痕迹,提示那里可能隐藏着微型监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