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屿,”林见清的声音有些发颤,“你看这个。”
她指着一个单独放在最高一层架子上的厚皮笔记本。笔记本的封面没有任何文字,但保存得相当完好。
周屿走过来,戴上手套,小心地翻开。
扉页上,是一行熟悉的字迹:
【材料的光学特性与心理暗示关联性研究 - 楚雅】
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记录、数据、手绘的图表,以及一些看似随意实则精准的化学分子式。
他们快速翻阅着。
笔记的前半部分,充满了学术性的探索,记录着各种天然矿物、化学物质在不同光照、不同频率声波影响下,对人脑a波、β波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情绪和感知变化。
直到中间部分,笔迹开始出现一些急促和潦草。
【3月15日,他们发现了我的研究。赵宇说这是‘巫术’,要报告学校。】
【3月22日,苏老师(姐姐)让我停止。她说这太危险,会被人误解。可我只是想证明,古代壁画上的‘神迹’,可能是古人无意识应用了这些材料的共振原理……】
【4月10日,他们偷走了我的ZY-07原液。王伯看见了,但他不敢说。】
【4月17日,李姗她们用ZY-07在我桌上写字……‘小偷’……我感觉头晕,那些字在发光,在旋转……它们在我脑子里……】
笔记在这里中断了几页。
再次出现时,字迹变得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种决绝。
【5月3日,我明白了。这不是恶作剧。有人知道我在研究什么,他在利用我,测试这些材料的‘实战’效果。】
【5月14日,我做了最后一份样本,藏了起来。如果他想要,就让他自己来拿吧。在一切开始的地方。】
【5月15日,今晚,我去天台。我要知道,那个躲在幕后的人,到底是谁。】
笔记,到此戛然而止。
5月15日。正是十年前的今天。也是楚雅坠楼的日子。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只有机器低沉的嗡鸣。那些冰冷的设备,那些写满执着的笔记,共同拼凑出一个令人心碎的真相——楚雅不是自杀,她是因为自己的发现而被灭口。
林见清感到一阵窒息般的悲伤和愤怒。
就在这时,周屿猛地合上笔记本,低喝一声:“有人来了!”
走廊外,传来了清晰的、不紧不慢的脚步声,正朝着实验室的方向逼近。
周屿迅速将笔记本塞进自己的背包,拉着林见清,闪身躲到了实验室最里面,一个巨大的、废弃的通风管道后面。
脚步声在门外停下。
门被推开了。
借着设备幽蓝的指示灯光芒,他们看到了来人的侧影。
不是预想中的校工陈默。
而是穿着便服,神色复杂的——
苏晴。
她看着实验室里正在运行的设备,脸上没有丝毫意外,只有一种深切的、无法言说的疲惫与痛苦。
她走到那个中央的金属圆盘前,伸出手,似乎想触摸什么,却又在中途无力地垂下。
“小雅……”她对着空气,喃喃低语,“我还是……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