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4章 千里追簪,终获“珍宝”

第4章 千里追簪,终获“珍宝”(2 / 2)

数日后,风尘仆仆的沈仲文一行抵达了苏州。苏州亦是繁华之地,商铺林立,人流如织。沈仲文顾不得休息,立刻动用自己在苏州的商业关系,四处打听一个姓胡、微胖、留小胡子、专门收集古玩玉器的行商。

这个过程并不顺利。苏州城内的古玩商人不少,符合部分特征的也有几个,但要么对不上号,要么声称从未收购过什么玲珑玉簪。沈仲文在苏州盘桓了四五日,几乎踏遍了所有知名的古玩店和玉器行,却一无所获,心情再次变得焦躁起来。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怀疑那独眼老汉所言是虚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通过一个本地绸缎商的关系,打听到城外寒山寺附近,有一个不太起眼的私人收藏家,似乎姓胡,喜好收藏玉器。

沈仲文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立刻备上厚礼,亲自前往拜访。

那是一座幽静的宅院,主人果然姓胡,身材微胖,留着两撇精心修剪的小胡子,正是那独眼老汉描述的模样!沈仲文心中狂喜,表面却不动声色,递上名帖和礼物,自称是临安来的绸缎商,慕名前来欣赏胡先生的收藏。

胡先生见沈仲文气度不凡,礼物贵重,便客气地将他迎入室内。宾主落座,寒暄几句后,沈仲文便委婉地提出,听闻胡先生三年前曾在临安购得一支玲珑玉簪,自己对此类古玉极为痴迷,愿出高价求购。

那胡先生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抚须笑道:“沈老爷消息真是灵通。不错,鄙人确有此物。”他吩咐仆人去内室取来一个锦盒。打开锦盒,里面铺着柔软的红色丝绒,一支玉簪静静地躺在其中。

沈仲文屏住呼吸,凝神看去。只见那玉簪通体由白玉雕成,玉质细腻莹润,毫无瑕疵。簪体线条流畅,簪头部分,果然雕刻着层层叠叠、镂空透雕的玲珑花纹,工艺极其精湛复杂,在光线下看去,花纹交错处仿佛真有光影流动,熠熠生辉。无论材质、工艺还是那独特的花纹,都与老鸨的描述一般无二!

“果然是绝世珍品!”沈仲文赞叹道,心中已认定此物就是柳烟萝所要寻找的玲珑玉簪。他强压激动,问道:“不知胡先生可否割爱?价钱方面,好商量。”

胡先生嘿嘿一笑,伸出两根手指:“沈老爷是识货之人。此等前朝宫廷遗珍,可遇不可求。若沈老爷诚心要,这个数,两千两白银,不二价。”

两千两!沈仲文心中一震。这价格远超市场行情,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他虽是富商,但两千两白银也绝非小数目,几乎是他一家分号半年的利润。他下意识地就想讨价还价。

然而,他刚要开口,脑海中却浮现出柳烟萝那期盼的眼神,那哀愁的神情,那“静候佳音”的软语。若是此时因价钱谈不拢而错失玉簪,之前所有的努力岂不白费?柳姑娘又会何等失望?自己在她心中的形象岂不大打折扣?

想到这里,那讨价还价的话便咽了回去。色令智昏,此刻在沈仲文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一咬牙,脸上挤出一个笑容:“胡先生既然开口,沈某岂能不识趣?好!两千两就两千两!这支玲珑玉簪,我要了!”

当下,沈仲文便点出两千两的银票,与胡先生银货两讫。他将那盛放着玉簪的锦盒小心翼翼收入怀中,仿佛抱着的是无价之宝,也是他通往温柔乡的金色桥梁。

拿到玉簪后,沈仲文归心似箭,谢绝了胡先生假意的挽留,连夜启程返回临安。回程的路上,他心情舒畅,连日奔波的疲惫一扫而空。他反复摩挲着怀中的锦盒,想象着柳烟萝见到玉簪时惊喜感动的模样,想象着将她拥入怀中、软玉温香的美好未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

他却不知道,在他离开后,那胡先生掂量着手中的银票,脸上露出了讥诮的笑容。他更不知道,这支耗费巨资、千里追寻而来的“玲珑玉簪”,此刻正静静地躺在他怀中,闪烁着看似温润,实则冰冷讽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