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3章 毒计暗酿 云台惊魂

第3章 毒计暗酿 云台惊魂(2 / 2)

苏墨卿看着秦文昭那“视死如归”的模样,再想到他方才“舍身”相护的恩情,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愧疚,又是焦急,眼圈顿时红了,哽咽道:“文昭兄!你……你千万保重!我苏墨卿就是拼了性命,也定会尽快带救兵和银子回来!你等我!”说罢,他不敢再看那些凶神恶煞的土匪,翻身上马,狠狠一抽马鞭,沿着来路疯狂地向山下奔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快救文昭兄!

望着苏墨卿绝尘而去的背影,直到消失在山路尽头,秦文昭脸上那副“慷慨激昂”的表情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计谋得逞的阴冷笑容。

周熊和一众土匪也立刻收起了凶恶的架势,围拢过来。周熊嘿嘿一笑,对着秦文昭拱手道:“秦公子,您这出戏演得可真叫一个绝!那书呆子被您唬得一愣一愣的,怕是这辈子都要对您感恩戴德了!”

秦文昭得意地掸了掸衣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从怀中掏出一张早准备好的三百两银票,递给周熊:“周大王,今日辛苦你和兄弟们了。这是事先说好的酬劳,拿去给兄弟们分了吧。记住,今日之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若是走漏了半点风声……”他眼神一厉,闪过一丝寒光,“后果,你是知道的。”

周熊接过银票,眉开眼笑,连连保证:“公子放心!咱们兄弟在这道上混,最讲的就是信用!今日之事,绝不会有第四……不,绝不会有外人知晓!兄弟们,谢秦公子赏!”

另一边,苏墨卿一路策马狂奔,心几乎要跳出胸腔,脑海中不断回放着秦文昭挡在他身前的那一幕,只觉得这份“救命之恩”,比山高,比海深,此生此世都难以报答。他径直冲到秦家在清溪县的别院,几乎是滚鞍落马,踉跄着冲了进去,将书信交给闻讯出来的秦老爷。

秦百万是个身形富态的中年人,看到儿子亲笔所书的“求救信”,得知爱子被土匪绑架,吓得面如土色,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我的儿啊!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跑到那土匪窝里去做什么呀!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一旁的管家秦福,是个年约五旬、面容精干的老仆,跟随秦老爷多年,处事沉稳。他连忙扶住自家老爷,劝慰道:“老爷莫急,莫急!既然土匪只是要钱,少爷暂时应无性命之忧。当务之急是尽快凑齐银子,去把少爷赎回来才是!”他看了一眼惊魂未定、满脸愧疚的苏墨卿,心中虽觉此事有些蹊跷——少爷平日精明的很,怎会轻易涉险?但此刻救人为先,也来不及细想。

秦老爷这才如梦初醒,忙让账房赶紧准备银子。秦福又道:“老爷,土匪凶悍,人去多了反而容易激起变故。不如让老奴独自带着银子前去,见机行事,定将少爷平安带回。”

秦老爷此刻已是六神无主,全凭秦福安排,连连点头。很快,一万两白银被装成两个大箱,抬上马车。秦福安抚了苏墨卿几句,让他留在别院等候消息,自己则带着一名心腹车夫,押着银子再次前往云台山。

山中,秦文昭早已等得不耐烦。见秦福带着银子到来,他与周熊又按计划演了一出“验银放人”的戏码。周熊等人“清点”了银子,故作满意,便依言将秦文昭“释放”。

下山途中,秦文昭故意做出一副惊魂未定、却又强自支撑的模样,对秦福叹道:“福伯,今日真是多亏了墨卿兄了!若不是他拼死赶回去报信,我恐怕……唉,这份情,我秦文昭记下了!”

秦福看着自家少爷,虽觉他话语诚恳,但眼神中却无多少真正的惊惧后怕之色,心中那点疑虑更深,但他深知少爷性情,不敢多言,只躬身道:“少爷吉人天相,苏公子也确实义气。老爷在家中焦急万分,咱们还是快些回去吧。”

别院中,苏墨卿坐立不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断向门外张望。直到夕阳西下,才见马车平安返回,秦文昭安然无恙地走了下来。

苏墨卿顿时喜极而泣,冲上前去,紧紧握住秦文昭的双手,声音哽咽:“文昭兄!你没事!真是太好了!太好了!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我苏墨卿百死莫赎!”

秦文昭反手拍拍他的肩膀,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感动”:“墨卿兄,说什么傻话!今日若非你及时报信,我早已成了刀下亡魂!是你救了我才对!这份救命之恩,我秦文昭永世不忘!从今往后,你我就是过命的交情!”

苏墨卿看着他诚挚(伪装的)的眼神,听着他恳切(虚伪的)的话语,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感激与愧疚。他紧紧握着秦文昭的手,重重点头,将这份“过命的交情”和“舍身相救”的恩情,深深地、沉沉地烙在了心底。

他却不知,这份他用真心铭记的“恩情”,实则是套在他命运之上最沉重的一道枷锁,即将引着他,走向亲手摧毁自己幸福的痛苦深渊。云台山的一场惊魂,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落下了帷幕,而真实人生的悲剧,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