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2章 崇文授业 心意互通

第2章 崇文授业 心意互通(2 / 2)

那层名为“师生”的薄纱,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被悄然滋长的情愫浸润,变得透明而脆弱。他们心照不宣地守护着这份默契,未曾逾越,却也难以割舍。偏院的海棠花开了又谢,谢了又结出青涩的果实,如同他们之间那未曾言明,却日益深厚的情感。

然而,这份宁静而美好的时光,并未能持续太久。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彻底打破了偏院的安宁。

这人便是富商之子,秦文昭。

秦文昭是临安府大盐商秦百万的独子,因家族意欲在清溪县开设新的盐铺,他便先行来到此地打理关系,顺便在崇文堂挂名读书,结交些文人雅士,也好附庸风雅,装点门面。

他生得确实一表人才,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常穿着价值不菲的蜀锦长袍,腰间缀着和田美玉,手中一把泥金折扇,谈笑间自带一股富贵公子哥儿的洒脱气派。他初入崇文堂,便注意到了气质清峻、学问扎实的苏墨卿,又听闻他虽贫寒却极得堂主看重,便主动上前结交。

“苏兄,小弟秦文昭,初来乍到,久仰苏兄才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苏兄这手字,风骨凛然,假以时日,必能金榜题名,光耀门楣啊!”秦文昭言语热情,出手更是大方,今日邀苏墨卿去醉仙楼饮酒,明日赠他名贵的湖笔端砚,后天又送来上好的宣纸徽墨。得知苏墨卿母亲身体不适,他更是派人送去不少名贵药材,言辞恳切,说是聊表心意。

苏墨卿本性耿直重情,见秦文昭如此“赤诚”相待,又兼其谈吐风趣,见识似乎也不凡,便渐渐将他引为知己好友。秦文昭时常来找苏墨卿谈诗论文,或相约出游,对苏墨卿几乎是无话不谈。一次酒后,苏墨卿心中积压了对沈知意的情愫无处倾诉,见秦文昭是“知心好友”,竟一时未能把持,红着脸将自己对沈知意的倾慕之心,以及待来日考取功名后便去沈家提亲的打算,和盘托出。

他哪里知道,秦文昭在听闻“沈知意”这个名字时,眼中飞快地掠过了一丝阴霾与嫉妒。原来,早在半月前,秦文昭偶然在崇文堂见过前来送绣品的沈知意一面,当即惊为天人,暗中打听,知是锦绣阁沈家小姐,心中便已存了追求之念。只是他自恃身份,尚未找到合适机会接近。如今听闻自己刻意结交的“穷朋友”竟早已得了佳人倾心,一股强烈的嫉妒与不甘瞬间涌上心头。

“一个寒酸书生,也配得上沈姑娘这样的美人?”秦文昭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拍着苏墨卿的肩膀,笑道:“苏兄好眼光!沈姑娘确是清丽脱俗,与苏兄正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小弟在此先预祝苏兄早日金榜题名,抱得美人归!”

然而,自那日之后,秦文昭去锦绣阁的次数便明显多了起来。他总是借着找苏墨卿的名义,实则却是去寻沈知意。今日送一支嵌着明珠的赤金发钗,明日带一盒从京城快马运来的精致蜜饯,后日又呈上一匹流光溢彩的苏绣罗裙。每次,他都笑得温文尔雅:“沈姑娘,这是小弟从临安带来的小玩意儿,不算什么,姑娘若不嫌弃,便收下吧。似姑娘这般品貌,合该用这些相配之物。若是……若是将来有幸,能得姑娘青眼,这些东西,姑娘日日换着用也使得。”

沈知意心中只有苏墨卿,对秦文昭的殷勤只觉得困扰与厌烦。每次她都坚决地将礼物退回,语气虽保持客气,态度却十分明确:“秦公子厚意,知意心领。只是无功不受禄,如此贵重之物,小女万万不能收受。公子还是请回吧。”

可秦文昭岂是轻易放弃之人?他依旧日日来缠,有时甚至守在锦绣阁门外,引得街坊邻里指指点点,风言风语渐起。

苏墨卿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他既担心沈知意会被秦文昭的财富与执着打动,又念着秦文昭对自己的“朋友情分”和“慷慨相助”,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连日来眉宇间都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愁云。

沈知意何等聪慧,早已看出他的不安。一日授课完毕,见四下无人,她鼓起勇气,轻轻拉住正欲离开的苏墨卿的衣袖,仰起脸,眼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低声哽咽道:“墨卿哥哥,你莫要忧心,也莫要听信外面的闲言碎语。那日我在月湖堤便说过,我的心……这辈子只属你一人。秦公子纵有金山银山,与我何干?我沈知意认定的,便只有你苏墨卿。你安心备考,等你考中秀才,咱们……咱们就堂堂正正地请媒人上门提亲,好不好?”

她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瞬间驱散了苏墨卿心头的阴霾。他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感受到她指尖传来的轻颤与决心,心中又是酸涩又是甜蜜,重重点头:“好,知意,我信你。你等我。”

然而,望着沈知意离去时那坚定而温柔的背影,苏墨卿心中那抹因秦文昭而产生的隐忧,却并未完全散去。崇文堂的偏院,这方曾是他们情感温室的小天地,此刻却仿佛成了风暴来临前,最后一片宁静的港湾。秦文昭那看似热情的笑容背后,隐藏的究竟是真心祝福,还是别有用心的算计?苏墨卿那耿直重义的心性,在即将到来的风波中,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