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6章 质疑天条与强夺生死簿

第6章 质疑天条与强夺生死簿(1 / 2)

孽镜台前,一片死寂。唯有那镜面混沌的气息仍在缓缓流转,仿佛刚刚映照出的前世恶业余波未平。关帝爷矗立如山,但那赤金般的面庞上,先前炽盛的怒火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几乎要凝固空气的凝重。他丹凤眼中神光内敛,如同蕴藏着风暴的深渊,视线从已然恢复平静的镜面,缓缓移回到阎罗天子包拯的脸上。

包阎君的话,如同冰冷的冥河水,流淌在殿前每个鬼神的心头。“功不抵过”、“天道循环,自作自受”——这八个字,像是一道无可辩驳的判词,为那对母子冻饿而死的命运,盖上了“合理”的印章。周围的判官鬼吏们,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以为此事至此当可了结。帝君虽怒,但孽镜台前,因果昭彰,总该无话可说了吧?

然而,他们低估了关圣帝君心中那杆衡量“公正”的秤,也低估了他对“仁恕”二字的执着。

沉默,如同不断累积的乌云,沉重得让人窒息。良久,关帝爷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铁,敲打在寂静之中:

“孽镜台所显,前世恶业,确凿无疑。”他先是承认了镜中景象的真实性,但话锋随即一转,如同出鞘的青龙偃月刀,寒光迸射,“然,阎君所言‘功不抵过’,本帝却不敢苟同!”

这一声,如同惊雷,再次炸响在众鬼神耳边!他们愕然抬头,看向那位依旧傲然而立的神尊。

关帝爷目光灼灼,直视包阎君,言语间带着不容置疑的锋锐:“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祖亦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转,存乎一心!此妇人李氏,前世虽恶,然今生转世,蒙昧前尘,却能秉持善心,敬畏天地,恤老怜贫,持守本分。此等向善之心,改过之实,难道不比那虚无缥缈的前世恶业,更显其本性真纯?更值得天道嘉许?”

他踏前一步,神威自然流露,逼得周围鬼吏不自禁地后退半步:“天地有好生之德!既许其转世为人,给予重修功德之机,为何又在她诚心向善之时,施以如此酷烈之报?使其冻饿毙命于荒野破庙,连其年幼无知之子亦不放过?这难道便是天道的‘仁恕’?这便是尔等地府执掌轮回的‘慈悲’?”

关帝爷越说,声调越高,那股刚刚平息的义愤再次升腾,甚至比之前更为炽烈!他伸手指着那对被勾魂锁链束缚,瑟瑟发抖,对眼前这场关乎他们命运的辩论茫然无知的母子魂魄,厉声质问:

“更何况!你口口声声‘功不抵过’,‘天道定数’!你怎知便是‘功不抵过’?莫非仅凭那生死簿上冷冰冰的几行字,朱笔随意一勾,便定了他们的生死?尔等地府判官,核验功过,难道只是机械对照簿册,加减乘除,却丝毫不体察天心本具的仁恕之道,不考量那灵魂深处一点向善之光的珍贵吗?!”

“随笔一勾”四个字,关帝爷说得极重,充满了对地府执法僵化、罔顾人情的质疑与讥讽!他怀疑,并非因果律本身,而是执行这因果律的“人”——这些幽冥鬼神,是否真正理解了天道的精髓,是否在冰冷的法则之外,保留了一丝温暖的变通之机?

包阎君被关帝爷这一连串疾风骤雨般的质问,逼得眉头紧锁,额间月牙都似乎黯淡了几分。他连连苦笑,那笑容里充满了无奈与一种难以言说的疲惫。他再次拱手,声音沉浑,试图安抚这位性情刚烈的同僚:

“帝君!帝君暂息雷霆之怒!您之所言,慈悲心肠,本王感同身受。然,帝君明鉴,这六道轮回,众生业果之事,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其背后运转之法则,冥冥中自有至高无上的‘天道’管辖!因果之网,宏大无边,牵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其精密与严整,远超你我想象!”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用最直白的方式解释:“生死簿,并非我地府任意书写之物。它乃是天道法则在此间幽冥的显化,是因果律在具体生灵命数上的凝聚与体现!其上所载寿夭祸福,皆是其自身累世业力汇聚,感召而生的必然结果,如同水往低处流,火向上燃烧一般,乃是自然之理,并非我等鬼神可以凭借个人好恶、一时慈悲而随意篡改啊!”

包阎君的目光坦诚而带着恳切:“帝君,非是本王不愿通融,实是天道如此,法则如此,本王……亦不过是依律而行,维护这阴阳秩序的一介执掌者而已。妄动生死簿,即是扰乱因果,逆天而行,其后果,不堪设想!轻则折损修为,重则引动天罚,波及三界!还望帝君三思!”

这番话语,包阎君自认为已是推心置腹,将地府的权限与无奈和盘托出。他希望关帝爷能明白,并非地府冷酷,而是天规如此,无人可以逾越。

然而,他低估了关帝爷那颗因义愤而燃烧的心,以及那份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