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章 洛阳明珠,命运之诏

第1章 洛阳明珠,命运之诏(2 / 2)

书房里静得能听到窗外竹叶的沙沙声。冯瑶垂眸,长而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掩去了她眸中瞬间翻涌的情绪。她没有惊呼,没有哭泣,甚至没有一句疑问。这份超乎年龄的镇定,让冯敬心中既感欣慰,又倍觉酸楚。

片刻的沉默后,冯瑶抬起头,目光清亮而坚定:“父亲,陛下此举,用意何在?”

冯敬看着女儿,知道她并非懵懂无知,便也不隐瞒,叹了口气道:“北疆战事吃紧,柔然蠢蠢欲动。赫连将军虽勇冠三军,战功卓着,但在朝中根基尚浅,且其行事刚直,难免得罪一些人。陛下此举,一为示恩,稳定边将之心;二为借我冯家清流之名,为赫连将军在朝中增添一份助力;这三……或许也是希望你能以柔克刚,缓和赫连将军的锐气。”

冯瑶瞬间明了。这桩婚事,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男女婚嫁,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联姻。她是维系朝堂与边疆平衡的纽带,是皇帝安抚重臣、巩固统治的一步棋。她的“洛阳第一佳人”之名,她的“完璧之身”,她背后司徒府的声望,都成了这盘棋局上最有分量的筹码。

心中掠过一丝淡淡的苦涩,但更多的是一种了然于胸的明澈。既然命运将她推向了风口浪尖,那么逃避与哀怨都毫无意义。

她深吸一口气,迎着父亲担忧的目光,缓缓跪下,声音清晰而平稳:“女儿……遵旨。”

没有半分迟疑,没有一丝勉强。冯敬看着女儿,喉头哽咽,最终只是上前一步,轻轻扶起她,拍了拍她的手背,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圣旨下达,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整个洛阳城都为之哗然。

人们议论纷纷,无不唏嘘感叹。惋惜那朵倾国倾城的牡丹,竟要插在边关冰冷坚硬的岩石上;感叹冯司徒爱女如命,最终却不得不将明珠拱手送入“虎口”;更有人暗中幸灾乐,觉得冯瑶平日太过耀眼,如今嫁与武夫,正是天道平衡。

司徒府门前,昔日车水马龙、媒人络绎不绝的景象骤然冷清。那些曾信誓旦旦非卿不娶的王孙公子,此刻也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身处风暴中心的冯瑶,却展现出惊人的平静。她依旧每日读书、习字、抚琴,仿佛外界的喧嚣与她毫无干系。她甚至开始更加系统地阅读兵书战策,了解北疆地理风貌、柔然部族习性。她明白,若要在这桩注定不平凡的婚姻中立足,甚至发挥作用,美貌与才情或许只是锦上添花,真正的力量,源于智慧与对时局的洞察。

这日,冯瑶乘车前往城郊寺庙为边关将士祈福,也算是出嫁前的一种静心。马车行至闹市,忽闻前方一阵骚动,人群自动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通道。

翠儿好奇地掀开车帘一角望去,随即低呼一声:“小姐,快看!是赫连将军!”

冯瑶心念微动,透过车窗的缝隙向外望去。

只见一队玄甲骑兵护卫着一人,正从长街尽头缓缓行来。为首之人,身姿挺拔如松,端坐于高大的乌骓马上,一袭玄色戎装,外罩暗红披风,风尘仆仆,却难掩其凛然气势。他并未戴全盔,只戴着护额,露出棱角分明的下颌与紧抿的薄唇。他的面容算不得俊美,却线条硬朗,眉宇间凝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与风霜,一双眸子深邃如寒夜,目光扫过之处,仿佛带着边塞的朔风与金铁的交鸣声,令人不敢直视。

这就是赫连战。与她想象中的形象渐渐重合——一块未经雕琢、浸染了血与火的顽石,坚硬、冰冷,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他的马队与冯瑶的马车擦肩而过。那一瞬间,赫连战的目光似乎无意间扫过这辆装饰雅致的马车,但并未停留,仿佛车中人与路边的草木并无区别。

冯瑶放下车帘,靠在车厢壁上,缓缓闭上双眼。心中最后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彻底消散。她的未来,已与这个冷峻如铁的男人牢牢绑在一起。

回到府中,夜色已深。冯瑶站在闺阁的窗前,望着天边那轮清冷的月亮。明日,她将披上嫁衣,踏入那个未知的将军府。

“小姐,您真的不怕吗?”翠儿一边为她梳理长发,一边忧心忡忡地问。

冯瑶转过身,烛光映照着她的侧脸,柔和而坚定。她拿起妆台上的一支玉簪,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簪身,语气平静无波:“怕又如何?命运既已如此,我便坦然受之。岩石虽冷,未必不能孕育生机。我冯瑶,绝不会做那依附他物、怨天尤人的莬丝花。”

她目光投向北方,那里是赫连战镇守的疆域,也是她即将奔赴的战场。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一场以婚姻为序幕,以家国为舞台的传奇,正悄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