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8章 因果轮回证初心

第8章 因果轮回证初心(1 / 2)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赵三笑辞世已是数年。济南府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市井喧嚣依旧,百姓生计如常。唯有城隍庙前那尊日益光滑的笑面货郎塑像,以及那盏永不点燃的铜灯,无声地诉说着曾经那段震撼人心的传奇。

这一年,中元节至。

夜色如墨,圆月孤悬,清冷的光辉洒向人间,为万物披上一层朦胧的银纱。城隍庙内,法旗招展,诵经声悠扬绵长,空气中弥漫着香火与纸钱燃烧的特殊气味。善男信女们穿梭往来,在各类神像前焚香叩拜,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超度无主的孤魂。庙宇的飞檐翘角,在月光与灯火的交织下,勾勒出肃穆而神秘的剪影。

子时将近,庙内的喧闹渐渐平息,信众们陆续散去,只留下满地香灰和摇曳的烛火。值夜的小道士打着哈欠,正准备关闭庙门,却见一位身着玄色道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老者,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院中,正负手仰望着赵三笑那尊塑像,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时光。

小道士认得这位老者,正是数年前曾在赵三笑施粥时现身,赠药警示的黑衣老道。他不敢怠慢,连忙上前稽首行礼。

老道微微颔首,目光却未曾离开那尊塑像,缓声道:“今夜中元,地官赦罪,幽冥洞开。贫道特来,与故人一晤,亦欲借此机缘,为尔等揭示一段因果。”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在寂静的庙宇中回荡,吸引了尚未离去的几位庙祝和零星香客。众人皆知这老道非凡,纷纷屏息静气,围拢过来。

老道移步至赵三笑塑像前,伸出枯瘦的手指,轻轻拂过那盏冰冷的、未曾燃起的铜灯,眼中流露出追忆与感慨交织的复杂神色。

“尔等可知,此灯,究竟是何物?”老道开口,声音缥缈,如同来自亘古,“它非金非铁,非木非石。其名‘良心’,实乃历代持灯人一点不灭之善念、一身不屈之正气,凝聚而成!”

众人闻言,皆尽骇然。

老道继续言道,声音如同揭开了尘封的历史:“上古之时,世道浇漓,人心不古。有先贤大德,感念众生蒙昧,遂集陨落之星辰精华,采地心不熄之火种,欲铸一器,以衡人心善恶。然,神物有灵,非至纯至善之魂不可驱动。于是,历代皆有仁人志士,甘愿以自身魂魄融入此灯,以其毕生善行、满腔正气为灯油,点燃这‘良心’之火,照亮昏聩人世。”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惊愕的脸庞:“赵三笑之母,便是上一代的持灯人。她以一介女流之身,秉持此灯,暗中不知行了多少善举,化解了多少冤屈。然灯油终有尽时,她心血耗竭,英年早逝。临终前,她将此灯与守护之责,传于其子,并嘱其‘万万熄不得’。”

人群中响起一片倒吸凉气之声。直到此刻,众人才恍然明白,为何赵三笑对一盏破旧油灯视若性命,为何他年纪轻轻便白了头、耗尽心血!原来,这不仅仅是一盏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以生命为代价的传承!

“赵三笑接灯之时,此灯因他母亲之逝,灯焰已微。”老道的声音带着一丝敬意,“然此子,秉性纯良,笑对众生,其善出自本心,其正源于赤诚。他以稚嫩之肩,扛起千钧重担。救稚子,斗狐妖,明冤狱,济灾民……每一次灯焰闪亮,照耀世间污浊,驱散的不仅是外邪,更是持灯人自身的心魔与犹豫;而每一次光芒减弱,消耗的,亦是他宝贵的生命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