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襄城城墙上的火把在寒风中摇曳,将守军士兵紧张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傅汝城独自站在城楼最高处,远眺城外那片死寂的清军营寨。连续三夜,阴兵都会准时出现,如同噩梦般折磨着守军将士的神经。
将军,又到时辰了。副将王琛低声提醒,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傅汝城微微点头,目光依旧紧锁远方。果然,片刻之后,那片熟悉的身影再次浮现。这一次,阴兵的数量似乎更多了,他们沉默地站立在护城河外,空洞的眼神齐刷刷地望向城墙,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父亲。傅昌国走上城楼,他的脸色比前几日更加苍白,士兵们已经开始出现骚动。今天又有十几人试图逃离岗位,都被军法处置了。
傅汝城转过身,看着儿子憔悴的面容,心中一阵刺痛。他知道,如果再不想出对策,军心迟早会彻底崩溃。
回到指挥所,傅汝城召集了所有高级将领。烛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疲惫。
诸位,傅汝城开门见山,阴兵之困,必须尽快解决。可有良策?
众将面面相觑,无人应答。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可以面对任何强大的敌人,但对于这种超自然的现象,却都束手无策。
良久,老将李振开口道:将军,此事已非武力所能解决。或许...或许该寻求方外之人的帮助。
帐中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将领嗤之以鼻:李将军莫不是糊涂了?这是打仗,不是办法事!
李振坚持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我年轻时曾在五台山学艺,听闻有些得道高僧,确实有降妖除魔之能。
傅汝城沉吟不语。作为军人,他向来不信这些神鬼之说,但眼下形势逼人,任何可能的方法都值得一试。
好吧。他终于开口,立即派人四处寻访有道高僧。但切记,此事需秘密进行,不可动摇军心。
接下来的两天,派出的信使陆续带回令人失望的消息。附近寺院的僧人或已逃离,或表示无能为力。就在傅汝城几乎要放弃希望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
第四日清晨,守城士兵突然来报:城外有一老僧求见。
傅汝城急忙登上城楼,只见护城河外站着一位身着破旧袈裟的老僧。令人惊奇的是,阴兵竟然为他让开了一条通路,仿佛对他有所忌惮。
开城门!傅汝城下令。
老僧缓步走入城中,他看起来年过七旬,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明亮。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手中持着一串佛珠,每颗珠子都散发着淡淡的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