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4章 佛殿下的博弈——第一次勒索与三十两银

第4章 佛殿下的博弈——第一次勒索与三十两银(1 / 2)

青玉寺坐落于兖州府城西一片清幽之地,古木参天,钟声悠扬。平日里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求签问卜,祈福还愿,端是一处庄严佛土。

张覃一路疾行,心中被那“二十两”乃至更多的银钱幻景所充满,直至走到寺庙山门前,才稍稍放缓脚步。抬头望去,“青玉禅寺”的匾额高悬,在阳光下泛着光。山门两侧的古柏苍劲挺拔,如同忠实的护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味,传入鼻中,本该令人心静,却让张覃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心虚和躁动。

他整理了一下因为快步行走而略显凌乱的衣冠,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自然,然后抬脚踏入了寺门。

今日并非初一十五的大香期,但寺内仍有不少信徒。大殿之内,佛像宝相庄严,俯视众生。蒲团之上,有虔诚的老妪喃喃诵经;香炉之前,有年轻的妇人恭敬上香,祈求家人平安。整个氛围肃穆、祥和,充满了宗教场所特有的宁静与威仪。

张覃的目光却略过这些,如同猎犬般搜寻着永德和尚的身影。他很快就在大殿侧旁,看到了正在与几位颇有身份的施主交谈的永德和尚。

只见永德和尚身披崭新的袈裟,面带那惯有的、慈眉善目的微笑,双手合十,从容不迫地与香客们寒暄着。他言语温和,引经据典,偶尔说几句富含禅机的话,引得那几位施主连连点头,面露敬仰之色。若非张覃昨夜亲眼目睹了那地狱般的场景,他绝对无法将眼前这位“得道高僧”与那个强奸杀人的凶徒联系起来。

这种极致的反差,让张覃感到一阵恶心和荒谬,但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兴奋——他知道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的秘密!他掌握着他的生死命门!

永德和尚也很快注意到了张覃。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永德和尚的笑容似乎僵硬了极其微小的一刹那,眼底深处有一丝难以察觉的阴鸷一闪而过,但他立刻恢复了常态,对几位施主告罪一声,便朝着张覃走了过来。

“阿弥陀佛。”永德和尚宣了一声佛号,脸上依旧是那副温和的笑容,“这位施主面善,昨日似乎曾来上香?今日前来,可是有所疑惑,欲与老衲探讨佛法?”他声音平和,仿佛真的只是接待一位普通的香客,绝口不提昨夜之事,甚至刻意误导,营造一种昨日曾有一面之缘的假象,以防隔墙有耳。

张覃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脸上却也挤出一丝笑容,顺着他的话说道:“大师好记性。晚生今日心中确有些许困惑,不知大师可否拨冗指点一二?”

“善哉。施主请随我来。”永德和尚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引路,将张覃带离喧闹的大殿,穿过一条回廊,来到了一处较为僻静的禅房之中。此乃寺中接待贵客、清谈佛法之所,陈设简单雅致,墙上挂着禅意字画,空气中檀香味道更浓。

一进入禅房,关上房门,隔绝了外面的声音,气氛瞬间变得截然不同。

永德和尚脸上的笑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审视和隐隐的不耐。他并未请张覃坐下,而是直接站在窗前,背对着光,使得他的面容显得有些阴暗莫测。

“施主去而复返,所为何事?”他的声音低沉下来,没有了方才在大殿上的温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和压迫感,“老衲今日寺务繁忙,恐怕无暇与施主长时间探讨佛法。”

张覃见他如此直接,也不再伪装。他深吸一口气,虽然心中有些打鼓,但想到那二十两赏银,胆气便又壮了几分。他故意不直接回答,而是绕着圈子说道:“大师可知,今日城内发生了一件大事?如今街谈巷议,可是热闹得很啊。”

永德和尚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语气依旧平淡:“哦?贫僧方外之人,不理会俗世喧嚣。不知是何大事?”

“唉,”张覃故作叹息状,观察着对方的反应,“说起来也是凄惨。城东外那位独居的何娘子,大师或许有印象?听说昨夜……唉,竟遭了歹人毒手,横尸家中,真是红颜薄命啊!”

永德和尚的面色阴沉了几分,眼神更加冰冷:“施主与贫僧说这些做什么?人命官司,自有官府料理。”

“是啊,”张覃点点头,话锋一转,“官府已经贴出告示了。悬赏缉拿凶徒,提供有效线索者,赏银……二十两!”他刻意加重了“二十两”这三个字,目光紧紧盯着永德和尚。

禅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永德和尚沉默着,只是那双眼睛,像毒蛇一样盯着张覃,其中的寒意几乎要溢出来。

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干涩:“悬赏告示,与老衲何干?施主莫非是缺钱花了,想找老衲化缘?若是如此,三五钱散碎银子,老衲还是布施得起的。”他仍在试图装糊涂,并刻意贬低,将二十两说成三五钱,意图轻描淡写地揭过去。

张覃心中冷笑,知道对方是在试探自己的底线。他也不再含蓄,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语气却带着明显的威胁:“大师,明人面前不说暗话。那二十两赏银,晚生看着确实眼热。但晚生也不是不懂规矩的人,昨夜收了大师的银子,自然要讲信用。只是……”他拖长了语调,“只是这官府催逼得紧,知县大人又素以精明强干、料事如神着称。晚生是怕啊,怕万一官府查到什么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到时候,恐怕就不是几十两银子能解决的了。大师您德高望重,半生清誉,若是毁于一旦,甚至……晚生实在是为您担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