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兵帮助皇帝复位就是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还能名垂青史?
难道崇信皇帝治理之下的百姓、饿死百万、流离失所、易子而食还不够水深火热?我帮他复位继续让百姓过以前的日子,竟然成了他口中的拯救天下苍生?
至于名垂青史嘛,苏文倒是相信有这个可能。
毕竟王朝为了收买人心,都会把忠于主子的臣子摆在很高的地位。
提高忠臣的地位,别人也会忠诚于他。
苏文静静听完,脸上没有任何波澜,既没有对高官厚禄的向往,也没有对巨额金银的惊喜——他现在是翼州之主,和皇帝没什么区别,地位已经不是所谓的护国公世袭罔替能相提并论,至于巨额金银,皇帝内帑那点钱和翼州的财政收入相比,
没多大分量。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翼州城井然有序的街景,良久,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李公,你口口声声说‘忠义’是对的,我苏文绝对是个忠义之人。”
听到苏文的话,李承恩心中一喜!
“不过我忠义的对象,是千千万万黎民百姓。”
“我苏文不耕田不织布,却能安居广厦、锦衣玉食。苏府的一砖一瓦,饭桌上的一粥一饭,无不是百姓辛勤耕种、商人诚信经营所供养。他们,才是我的衣食父母。”
他向前一步,声音愈发沉凝:
“吃谁的饭,穿谁的衣,住谁的屋,就当忠于谁,这就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忠于天下苍生,这才是真正的不忘恩、不负义。再者,翼州百姓将信任托付于我,推举我管理这片土地,让我为他们建立秩序、扞卫安宁、伸张正义。”
“这份托付,重如千钧。”苏文望向窗外熙攘的街市,一字一句道:“我苏文在此立誓——绝不辜负他们的信任,更不会背弃他们的托付。”
“这,才是我苏文要守的忠,要行的义。”
“你让我出兵生灵涂炭,这是最大的不忠不义啊。”
“苏公之言,老奴深为认同。”这番话,让李承恩足足愣住了一炷香时间,这才回过神来,“只是苏公忠于黎民百姓,对陛下却是不忠。”
“先皇拔擢苏公为翼州知州,并把公主许配给苏公,此乃知遇之恩。”
“如此大恩,苏公能视若无睹?”
“先皇予我知州之位,是让我牧守一方,保境安民,如今我已经做到了,你看翼州百姓的日子,过的是多么富足?”苏文语气平静如水,“不负先皇保境安民之重托,本官就已经做到了对皇帝忠诚。如果本官出兵让翼州百姓陷入战火,那才是不忠。”
李承恩脸色一白,想要反驳。
苏文抬手制止他,继续说道:“陛下欲往金陵,我可以派兵护送,确保陛下与皇室宗亲一路平安,不受迎王叛军或沿途乱兵侵袭。”
李承恩闻言,眼中刚升起一丝希望。
他沉默了许久,方缓缓开口:“苏公,容老奴说句肺腑之言。您在翼州施行民为贵、大开商贸之策,成效有目共睹,老奴由衷敬佩。陛下也时常对老奴提及,说苏公的治理之道,或才是王朝长治久安、真正利国利民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