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 > 第252章 狼烟起朔方,帝师府内论兵戈

第252章 狼烟起朔方,帝师府内论兵戈(1 / 2)

书房内,烛火的轻微爆裂声,显得格外刺耳。

方才那张写满危机的帛书已经化为灰烬,可那股来自朔方冰原的寒意,却仿佛凝结在了空气里,让室内的温度都降了几分。

陆羽负手立于窗前,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殿宇,望向了遥远的北境。他身上那股温文尔雅的书卷气,不知何时已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出鞘利剑般的锋锐与冰冷。

上官婉儿执笔的手,不知不觉间停在了半空。

她看着陆羽的背影,那并不算魁梧的身躯,此刻却像一座沉默的山岳,挡在了风暴来临的方向。她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位帝师大人的“文雅”,只是一层外壳。壳内,藏着的是足以搅动风云的雷霆。

“是……突厥人?”上官婉儿的声音很轻,却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作为曾经草拟天下诏令的内阁待诏,她对大唐周边的势力分布了如指掌。能让朔方边军动用八百里加急玄铁信筒的,除了那些草原上的豺狼,再无其他。

“是默啜可汗。”陆羽转过身,声音平静得可怕,“他整合了后突厥的残部,在漠北站稳了脚跟。新朝初立,陛下登基,在他们看来,是中原最虚弱的时候。这头饿了许久的狼王,想来洛阳城下,撕一块肉吃。”

他的解释,没有半分军情该有的紧张,更像是在陈述一个早已预料到的事实。

上官婉儿的心却沉了下去。默啜此人,她曾在卷宗中见过,凶悍狡诈,野心勃勃,绝非寻常的部落首领可比。

“朝中……怕是要乱了。”她轻声说道。

“乱?”陆羽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乱了好,不乱,怎么看得清谁是忠臣,谁是奸佞,谁又是……废物。”

他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胖管家赵三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一张脸煞白如纸。

“大……大人!不好了!宫里……宫里传出话来,说是北边……北边打过来了!”赵三的声音都在发颤,显然是被这个消息吓破了胆,“现在满朝文武都往紫宸殿赶呢,好几位国公大人家的马车,都撞到一块儿了!”

这消息的传播速度,比陆羽预想的还要快。

“慌什么。”陆羽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天,塌不下来。”

赵三被他这一眼看得浑身一哆嗦,瞬间噤声,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他这才意识到,方才那一瞬间,自家大人身上的气势,比他在宫里见过的任何一位大将军都要骇人。

陆羽不再理他,而是对上官婉儿说道:“婉儿,去文渊阁,将太宗皇帝北伐突厥的所有战报、行军路线图、后勤调配记录,全都找出来。一个时辰之内,我要在书案上看到它们。”

“是。”上官婉儿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领命。她知道,战争开始了,而她的战场,就在这帝师府的文山卷海之中。

“福安。”陆羽又唤了一声。

老太监福安如同鬼魅般从阴影里走了出来,躬身道:“老奴在。”

“让听风阁的人动起来。我要知道,从消息传出到现在,魏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还有,太子殿下那边,有什么动静。”

“遵命。”福安的身影再次没入黑暗。

一连串的指令,清晰、冷静、直指要害。整个帝师府,这座看似风雅的府邸,在陆羽的意志下,瞬间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赵三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终于有点明白福总管那句“修长城”是什么意思了。自家大人这哪里是在当官,分明是在……下棋,拿整个天下当棋盘。

就在这时,陆羽的脑海中,响起了久违的系统提示音。

【叮!检测到大周王朝面临严重边境危机,天命级投资对象“武则天”气运受到威胁!】

【核心支线任务发布:北境安宁】

【任务目标:在一个月内,平息后突厥的入侵,确保大周北境至少三年无战事。】

【任务奖励:气运点5,000,000点,神级技能《兵主威仪》,特殊物品《山河舆图》。】

【特别提示:此次危机,与投资对象“朵颜公主”的命运息息相关,妥善处理,或有意外之喜。】

朵颜公主?

陆羽的眼睛微微眯起。这个名字,他有印象。是当初在弘文馆时,系统面板上曾一闪而过的、拥有紫色气运的匈奴公主。没想到,这次的边境危机,竟与她有关。

《兵主威威》,《山河舆图》……这次的奖励,丰厚得惊人,也侧面说明了此次危机的凶险程度。

陆羽压下心中的思绪,换上朝服,准备入宫。

临出门前,他看了一眼还在原地发懵的赵三,忽然问道:“对了,晚饭吃什么?”

“啊?”赵三一个激灵,没想到大人会在这个时候问这个,下意识地答道,“厨……厨房炖了鹿肉,说是给大人您……补补身子……”

“很好。”陆羽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告诉厨房,多加点料,今晚,我要宴请几位大将军。让他们也尝尝,这北地的鹿肉,究竟是咱们锅里的香,还是草原上的膻。”

说完,他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帝师府。

……

紫宸殿。

大周王朝的权力中枢,此刻已然成了一座沸腾的火山。

武则天高坐于龙椅之上,凤目紧闭,面沉如水。她不说话,但那股从她身上散发出的无形威压,却让殿内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沉重。

殿下,文武百官早已吵翻了天。

“陛下!突厥蛮夷寇边,兵锋直指并州,请即刻发兵二十万,命英国公李敬业为主帅,驰援北境!”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声如洪钟,他是前朝留下的宿将,主张强硬出击。

“不可!”吏部尚书狄仁杰出列反驳,“默啜有备而来,其势正盛,我军仓促出征,粮草不济,恐非良策。为今之计,当坚守城池,固守待援,再遣使者,行缓兵之计。”

“狄公此言差矣!我大周天兵,岂能畏缩不前!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打!必须打!不打不足以扬我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