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煮粥之论,与治世之才(2 / 2)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他。这些数据,这些情报,他一个从未接触过户部事务的兵部侍郎,是如何知道的?而且精确到了天,精确到了文!

那户部主事张启年,更是脸色煞白,冷汗涔涔而下。汴州漕运之事,乃是户部机密,他也是昨日才从密报中得知,这陆羽……他是神仙吗?!

陆羽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目光转向另一名官员。

“工部司丞,王希。”

那名头顶飘着黑气的官员,身子猛地一颤,硬着生生地走了出来:“下……下官在。”

“你昨日上报,洛阳宫城地基需用青石三十万方,预算白银五万两,对吗?”

“是……是的。此乃将作监大师傅们仔细核算过的……”王希的声音有些发虚。

陆羽笑了笑,那笑容却让王希如坠冰窟。

“核算得很好。只是你似乎忘了算上你家后院那座新修的假山,用掉的三百方上等青金石。也忘了算上你外室在城南新买的宅子,地基里铺的那一层防潮石板。我帮你算了算,这两项加起来,正好虚报了两成,不多不少,纹银一万两。”

“我……我……”王希“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抖如筛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陆羽看也不看他,声音陡然转冷。

“来人,将王希拿下,封其家产,着刑部审问!所有赃款,一律充入营造府库!”

“张主事,”他又看向面如死灰的张启年,“给你三天时间,协同大理寺,飞马传书,彻查汴州漕运一案。三天之内,我要看到漕运通畅。你若办不到,就亲自去运河上给老子拉纤!”

“还有你,”他指向一名仓曹的官员,“即刻张榜,所有工匠民夫,薪酬月结,当月发清,敢有拖欠克扣者,一如此僚!”

他指着被拖出去的王希,杀气毕露。

一道道命令,从他口中发出,精准、狠辣、不容置疑。

原本混乱不堪的衙署,在他的雷霆手段下,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理顺。所有官员都噤若寒蝉,再不敢有丝毫怠慢,各自领命,飞奔而去。

不到半个时辰,整个营造府库,已经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高效地运转起来。

赵三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

他原以为,自家大人最厉害的,是杀人的手段和揣摩人心的本事。今日才知,这等经纬天下、执掌乾坤的治世之才,才是真正令人感到恐惧的。

这哪里是凡人,分明是天上的文曲星君,降世辅佐天后来了!

……

夜深,陆府。

陆羽处理完一日的公务,坐在灯下,手中把玩着那枚小小的,用金粉描绘着太平花的信笺。

“煮粥……”他轻声呢喃。

太平的警告,如同悬在头顶的剑,时时提醒着他,身边的水,既能载舟,也能将他熬成一锅烂粥。

他不能回应得太软弱,那会让她看轻。

也不能太强硬,那会让她警惕。

思忖良久,他忽然有了主意。

他取来一块上好的沉香木,用刻刀细细雕琢起来。在他的【神级技艺】之下,木屑纷飞,一座精巧无比的宫殿模型,渐渐成型。

那正是他脑海中,洛阳新都“明堂”的样式。

雕刻完毕,他又取来一张素笺,提笔写下一行字。

“粥在釜中,火在手中。明堂高万丈,当有凤凰台。”

写罢,他将纸条与木雕一同放入一个锦盒,交给门外的赵三。

“派最信得过的人,送到太平公主府上。记住,一定要亲手交到公主本人手上。”

“遵命。”

做完这一切,陆羽才感觉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他这句话,既回应了太平的“煮粥论”——锅在我手里,火候我说了算。又给了她一个更宏大的许诺——我建的这座明堂,最高处,会给你留一个“凤凰台”的位置。

这其中的暧昧与野心,足够那个聪明的公主,回味许久了。

他伸了个懒腰,正准备休息,书房的门却被猛地推开。

赵三去而复返,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惶与凝重。

“大人,出事了!”

“何事惊慌?”

赵三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颤抖:“工部司丞……王希,一个时辰前,在刑部大牢里……悬梁自尽了!”

陆羽的瞳孔,骤然收缩。

“自尽?”

“是。”赵三咽了口唾沫,从怀中取出一块白布,小心翼翼地展开,里面是一枚小小的,几乎看不见的银针。

“仵作验尸时,在他后颈的风府穴上,发现了这个。针眼极小,若非您叮嘱过要仔细查验,根本无人能够发现。这是……被人灭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