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 > 第208章 曲江池畔的盛宴,与量身定制的陷阱

第208章 曲江池畔的盛宴,与量身定制的陷阱(2 / 2)

陆羽对着他,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李旦心中大定,站起身来,朗声道:“张谦之诗,大气磅礴,意境高远,当为本次诗会魁首!孤心甚慰!”

“太子殿下千岁!”

张谦激动得满脸通红,躬身便要行大礼谢恩。

芙蓉园内的气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张谦,这位吏部侍郎的儿子,在太子亲自举办的诗会上,以一首惊艳绝伦的《将进酒》,力压群雄,拔得头筹!

这是何等的荣耀!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的名字,将随着这首诗,传遍神都,传入宫廷,传入父亲的耳中。

然而,就在这荣耀的顶峰,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且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面容普通的国子监学子,从人群中排众而出。他脸色涨红,眼神中带着几分惊恐,几分犹豫,但最终还是化作了决绝。

“王生,你有何异议?”李旦眉头微皱。

那名叫王生的学子,没有看太子,而是死死地盯着张谦,声音都在发抖。

“学生……学生不敢质疑张谦兄的才华。只是……只是他这首诗,学生……学生好像在哪里见过!”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什么?见过?”

“不可能!如此神作,若是见过,我等岂会不知?”

张谦的脸色“唰”地一下白了。他怒视着王生,厉声道:“王兄,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此诗乃我今日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天地为证!你休要在此血口喷人!”

“我……我没有!”王生被他一喝,吓得后退一步,却像是豁出去一般,从怀中颤颤巍巍地掏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高高举起。

“学生不敢污蔑张兄!只是……只是三日前,学生无意中捡到这张纸,上面便有此诗!学生当时只以为是哪位前辈的遗作,未曾声张。今日听闻,才……才惊觉一模一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张纸上。

“呈上来!”李旦沉声道。

一名内侍快步走下,将那张纸取来,呈递到御案之上。

李旦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只见那张已经有些发黄的纸上,用一种与张谦截然不同的笔迹,清清楚楚地写着一首诗,正是《将进酒》!一字不差!

“这……”李旦惊得说不出话来。

陆羽站起身,从李旦手中接过那张纸,只看了一眼,便眉头紧锁,脸上露出一种恰到好处的凝重。

“殿下,此事蹊跷。”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这张纸的纸质、墨迹,看起来,都有些年头了。绝非三两日之功。”

他这话,像是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张谦的心上。

不是近期写的?那岂不是说,自己这首诗,是早就存在的?

“不!不可能!”张谦彻底慌了,他冲上前去,指着那张纸,声嘶力竭地喊道,“这是伪造的!是有人要害我!殿下明察!”

“肃静!”陆羽轻喝一声,压下了场中的嘈杂。

他看着几乎崩溃的张谦,眼神里闪过一丝无人察觉的怜悯,但语气却依旧冰冷。

“张公子,你先别急。本官问你,你这首诗,当真是你今日即兴所作?”

“是!千真万确!”张谦斩钉截铁。

“好。”陆羽点了点头,忽然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如刀,“那本官再问你,为何你诗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句,与今秋科举省试的‘五经’题义中,关于《尚书·禹贡》‘导河积石’的内部注解,如此暗合?”

陆羽的声音,如同一道惊雷,在芙蓉园内炸响!

什么?

科举省试?内部注解?

所有学子都懵了。科举的题目,乃是国家最高机密,在开封之前,谁也不可能知道!

张谦更是如遭雷击,呆立当场,脑中一片空白。

什么内部注解?他根本不知道!他只知道,三日前,一个自称是父亲旧友的远房亲戚,神秘兮兮地找到他,告诉他一个“天大的秘密”。说太子殿下此次诗会,名为“咏黄河”,实则是为了提前考校学子,而太子最欣赏的,便是《尚知书》中“导河积石”那一句所蕴含的,那种源于天际、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

他当时深信不疑,苦思两日,才将这股气势,化作了那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他原以为这是神来之笔,是自己悟性的体现。

却没想到……

陆羽没有给他任何思考的时间,他将那张写着《将进酒》的旧纸,轻轻翻了过来。

在纸张的背面,赫然还有一行小字。

“秋闱,诗赋题,‘河’。”

陆羽举起那张纸,让所有人都能看到那三个字,他的声音,如同最终的审判。

“诸位,现在,你们还觉得,这只是一场简单的作诗雷同吗?”

“不,这不是抄袭。”

“这是泄题!”

“是关系到大唐国本的,科举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