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儿媳有罪(1 / 2)

翌日,在送走上朝的苏云,落明霞便收拾了一下,找了个理由,出府了。

马车在熟悉的丞相府朱漆大门前停下,却不再有往日的畅通无阻。门房是认得这位出嫁小姐的,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搓着手,不敢如从前般立刻躬身相迎。

“三小姐…小姐安好。”门房低声嗫嚅,“老爷和夫人…有吩咐…”

落明霞心中一片冰凉,面上却扯出一个极淡的笑,打断他:“我知道规矩。劳烦你进去通传一声,就说…落明霞求见母亲,只说几句话便走。”

那门房看着她平静却难掩苍白的脸,想起往日这位小姐待下宽和,曾在他家老母病重时赠过银钱,心头一软,低声道:“小姐稍候,小的…小的这就去试试。”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却仿佛一个世纪般煎熬。每一瞬,都像是在她心口又扎下一根冰冷的针。终于,门房小跑着回来,低声道:“夫人请您进去。”

穿过熟悉的抄手游廊,庭院景致依旧,却物是人非。昔日她在此是备受宠爱的嫡女,如今却成了需要通传才能踏入的“客人”。引路的丫鬟沉默不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踏入母亲居住的正院堂屋,一股浓郁的檀香味扑面而来。只见丞相夫人背对着她,正跪在佛龛前的蒲团上,身影在缭绕的青烟中显得有些模糊不清。佛龛上供奉的观音菩萨低眉垂目,慈悲而淡漠。

落明霞脚步无声地走近。

“母亲。”她轻声唤道。

丞相夫人捻着佛珠的手几不可查地一顿,却没有回头,只是那捻动佛珠的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甚至能看到指甲边缘凝结的些许暗红血痂,沾染在深色的檀木珠上,留下刺目的痕迹。

“母亲,求的什么?”落明霞问,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丞相夫人的语气,平得像一潭搅不动的死水,带着长年诵经留下的空洞:“求的是因果。”

因果……好一个因果。落明霞心中冷笑,那苦涩却直冲眼眶,又被她强行压下。她没有再追问,而是默默走到一旁的香案前,也取了三炷香,就着烛火点燃,轻轻挥熄明火,然后,走到母亲身旁的另一个蒲团前,屈膝,缓缓跪下。

她跪得笔直,然后深深俯下身去,额头轻轻抵在冰凉坚硬的青砖地面上,双手紧紧攥着那三炷散发着袅袅青烟的香,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色。她的声音从下方传来,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压抑的哽咽和卑微:

“求神明垂怜,赐信女一个孩儿吧。成婚已久,夫君心渐远,若能得一麟儿,既能慰我孤苦,也能让我在这深宅里有个依靠……求神明开恩,圆我这卑微心愿……”

她的话语,字字句句都像精心打磨过的刀子,看似在祈求神明,实则一刀刀剜向身旁母亲的心。她在告诉母亲,看,这就是你想要的吗?你的女儿在大家无子,处境艰难,需要靠子嗣来固宠,来寻找依靠。

香烟袅袅,盘旋上升,模糊了菩萨的容颜,也模糊了人脸上复杂难言的表情。

祈愿完毕,落明霞站起身,将香插入香炉。然后,她转向依旧跪着的母亲,脸上甚至努力挤出一丝堪称温顺的笑容,走到桌边,亲手倒了一杯微温的茶,递到丞相夫人手边。

“母亲辛苦了,喝杯茶吧。”她的声音轻柔,动作自然,仿佛只是一个孝顺女儿寻常的关怀。

然而,就是这杯茶,就是这句话,让丞相夫人一直强撑的镇定瞬间出现了裂痕。她的手猛地一颤,指尖的佛珠串发出细微的碰撞声。她抬起头,第一次正视女儿,眼中是无法掩饰的慌乱和一丝了然的痛苦。

“我……”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解释?忏悔?还是继续用那套“为你好”、“为家族”的说辞?但在女儿那双看似平静,实则洞悉了一切的眼睛注视下,所有的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落明霞没有等她说完。她脸上的笑容依旧维持着,却像一张精致而易碎的面具。

“母亲辛苦了,”她重复了一遍,语气轻快得有些异常,“今日就是想念母亲了,来见母亲一面。夫君一会下朝看不见我该着急了,我先走了,母亲保重身体。”

说完,她毫不留恋地转身,步履平稳而决绝地向门外走去,没有一丝犹豫,甚至没有再回头看那个瞬间仿佛苍老了许多的背影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