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赐婚(1 / 2)

皇宫,太安殿。

苏浅浅身着郡主品级朝服,虽脸色仍有些苍白,但步伐沉稳,目光清亮。她依礼参拜,垂首静立。

皇帝并未让她久等,也未寒暄,直接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醒了?身子可还好?”

“劳陛下挂心,已无大碍。”苏浅浅恭敬回答。

“嗯,千金台上,三日不眠,倾力一搏,为我大惠赢下一城,逼退北离和亲,扬我国威。灵毓,你功不可没。”皇帝语气平淡,仿佛在陈述一件寻常事。

“臣女惶恐。当时情境,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唯有奋力一搏,幸不辱命。”苏浅浅应对谨慎,将个人行为拔高到国家层面。

皇帝指尖轻敲御案,目光深邃地看着她:“一座黑水城,五年管辖权……你待如何处置?”

“黑水城虽赢来,却如烈焰烹油。臣女年幼德薄,岂敢擅专?如何处置,全凭陛下圣裁。臣女只愿此城能化为我大惠北境之屏障,而非招祸之根源。”苏浅浅将烫手山芋毫不犹豫地抛了回去,姿态放得极低。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满意。聪明,懂得分寸,知道什么能拿,什么不能拿。

“萧策在殿外跪了三日。”皇帝忽然转了话题,语气莫测,“宣妃也为此出了佛堂。”

苏浅浅心头一紧,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她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沉重与一丝无奈:“靖王殿下重情守诺,臣女感佩于心。只是累及殿下与宣妃娘娘,臣女……万分不安。”

她没有承认与萧策的私情,只将萧策的行为归为“重情守诺”,将自己的态度定义为“感佩”与“不安”。既未否认事实,也未落下任何可供攻讦的口实。

皇帝沉默片刻,忽然轻笑一声,笑声里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你倒是滑不溜手。罢了,你们年轻人的事,朕也懒得过多揣测。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你与苏家,已站在风口浪尖,可想好了?”

“臣女别无他求,唯愿家族平安,能为陛下,为大惠略尽绵力。”苏浅浅再次表露忠心,将个人与家族的命运紧紧系在皇权之上。

“好一个‘略尽绵力’。”皇帝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她的内心,“你的‘绵力’,可是让三国使臣都坐不住了。”

苏浅浅垂眸:“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臣女与苏家所倚仗者,不过是陛下天威庇佑,以及些许微末技艺。如何运用,存乎陛下一心。”

一番机锋暗藏的对答,两人都在试探,都在权衡。皇帝看到了苏浅浅的智慧、忠诚与识时务,也明确了她和苏家带来的巨大利益与潜在风险。苏浅浅则感受到了皇帝的审视、利用与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维护——维护的不是她苏浅浅个人,而是她所能带来的价值。

最终,皇帝挥了挥手:“下去吧,好生休养。后续之事,朕自有安排。”

“臣女告退。”

苏浅浅退出太安殿,后背已沁出一层薄汗。与皇帝的每一次对话,都如同在悬崖边走钢丝。

当她安全走出宫门的那一刻,心中明白,第一关,算是过了。

当日下午,一道明黄的圣旨自宫中发出,震动京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靖王萧策,英武忠睿,灵毓郡主苏浅浅,淑德含章,才功卓着。二人年岁相适,堪为良配。朕躬闻之甚悦。仰承皇太后慈谕,特赐婚二人,择吉日完婚。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赐婚!皇帝亲自下旨,为靖王与灵毓郡主赐婚!

这道旨意,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沸水,瞬间平息了诸多关于两人关系的猜测与非议,也将苏家与皇权的绑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既是荣耀,也是无形的枷锁。

翌日,推迟数日的小朝会终于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