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神医与苏杭离去的伤感尚未完全平复,苏家仿佛被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离愁之中。众人皆以更繁忙的事务来冲散这份不适。
然而,命运的波澜似乎并不打算让苏家就此平静。
一日清晨,天光未亮,府内尚是一片静谧。负责打扫书房的小厮却慌慌张张地跑到主院,手里紧紧攥着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老爷!夫人!不好了!大少爷……大少爷他留书出走了!”
如同平地惊雷,瞬间炸醒了整个苏府。
苏老爷子、苏承光、李氏以及被惊动的苏浅浅等人,迅速聚集到前厅。李氏的心跳得如同擂鼓,一种不祥的预感死死攫住了她。
苏承光颤抖着手接过那封信,展开,熟悉的、属于苏新那沉稳笔迹映入眼帘:
“祖父、父亲、母亲亲鉴:
不孝儿新,叩首拜别。
当此信展于尊前,儿已踏上南下之路。非儿不念骨肉亲情,罔顾父母恩养,实乃家国天下,萦绕于心,片刻难安。
二弟、三弟投身西北,浴血边关,护我河山,是为男儿壮举,儿每思之,既感自豪,亦深觉惭愧。我苏家儿郎,岂能尽安于笔墨之后,独享太平?
近闻南境不稳,蛮族屡犯,苗疆异动,边民苦不堪言。朝廷征兵之令虽未达北地,然烽火之讯已传于耳。儿读圣贤书,亦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家族渐稳,祖父得沐皇恩,弟妹皆有所成,儿心稍安。然此身既已长成,七尺之躯,岂可终老于案牍之间?
此去南境,非为搏取功名,但求以手中之剑,胸中所学,卫我疆土,护我黎民。亦是循心而行,寻我苏新立世之根本。
父母之恩,如山如海,儿铭感五内,然忠孝难两全,恳请恕儿不孝之罪。勿念,勿寻。待南境烽烟平息,儿自当平安归来,再尽孝道。
弟妹年幼,家中诸事,烦劳妹妹浅浅多多费心。
不孝子 苏新 绝笔”
信纸从苏承光手中滑落,他踉跄一步,脸色煞白。
“南境……苗疆……”李氏喃喃念着这两个词,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所有关于南方的可怕传闻——瘴疠横行、毒虫遍地、苗人神秘莫测、擅使蛊毒……那是一片比西北草原更加陌生、更加令人恐惧的土地!
“我的儿啊——!”一声凄厉到极致的哭喊撕裂了清晨的空气,李氏双眼一翻,直挺挺地向后倒去,人事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