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火锅(2 / 2)

一切准备就绪,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中间架着咕嘟冒泡的鸳鸯锅,周围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色涮菜。苏家众人围坐在一起,看着这新奇无比的吃法,既好奇又期待。

“来来来,大家都看我!”苏浅浅站起身,拿起公筷,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亲自示范,“这个呀,叫‘火锅’。吃法很简单,就是想吃什么,就把什么放到这滚开的汤里面去涮一涮。”

她夹起一片薄薄的羊肉,在翻滚的红汤里来回涮了几下,肉片瞬间蜷曲变色。“看,像这样,肉变了颜色,就是熟了。”她将涮好的肉片放进自己的蘸料碗里滚了一圈,然后心满意足地送入口中,一边被烫得丝丝吸气,一边含糊地赞叹:“嗯!就是这个味儿!又麻又香,太过瘾了!”

她又夹起一片萝卜,在乳白的骨汤里多煮了一会儿,直到变得半透明,蘸了点料尝了尝:“这个骨汤的特别鲜,适合煮蔬菜和给不能吃辣的人。”

有了苏浅浅生动形象的示范和那副享受至极的表情,大家再也按捺不住,纷纷动筷尝试。

苏景和苏杭迫不及待地学着样子,将肉片投入红汤,被那独特的辛香麻爽刺激得龇牙咧嘴,却又欲罢不能,连呼过瘾。

苏老夫人和柳氏则更偏爱骨汤,涮出的蔬菜和肉片,蘸上蘸料,鲜美无比,保留了食材的原味。

苏寒沉默地吃着,但下筷的速度丝毫不慢,显然也极为认可这新奇的美味。

苏云一边吃一边观察,赞道:“浅浅,这法子妙啊!一锅两味,各取所需,而且边煮边吃,始终热乎,最适合这寒冬了!”

苏新细心,照顾着年纪小的苏舟,帮他涮煮容易熟的食材。

下人们也在旁边另开了一桌,同样吃得热火朝天,赞不绝口。

堂屋里,欢声笑语,觥筹交错(以水代酒),伴随着咕嘟的沸腾声和满足的叹息声。屋外是冰天雪地,屋内却温暖如春,香气四溢,气氛热烈到了极点。这新奇又美味的火锅,彻底征服了所有苏家人。

酒足饭饱,收拾停当后,苏老夫人拉着苏浅浅的手,眼睛发亮:“浅浅,这火锅,是个好东西!我看,咱们粉铺完全可以加上这个!这大冬天的,吃上一锅,得多舒坦!肯定好卖!”

李氏、柳氏、文氏也纷纷附和,她们在铺子里待久了,也有了商业嗅觉,觉得这火锅生意大有可为。

苏浅浅笑着点头:“奶奶,我和您想一块儿去了。咱们可以推出几种固定的套餐,比如荤素搭配好的,按人数算钱。锅底就做这两种,麻辣和骨汤。蘸料客人自配。桌椅也得重新安排一下,方便放炉子。”

说干就干。苏家人行动力极强。苏老爷子拍板,立刻让铁匠铺加紧打造一批鸳鸯锅和泥炉。苏老夫人回城后,立刻着手调整粉铺的布局,辟出专门区域做火锅区。李氏三人则负责培训店里的伙计熟悉火锅的吃法和服务流程。

不出所料,“苏记粉铺”新推出的“冬日暖心火锅”一经面世,立刻在落雁城引起了轰动。在这呵气成冰的时节,能坐在温暖的店里,围着咕嘟冒泡的锅子,自己动手涮煮喜欢的食材,这种新奇又温暖的用餐体验,瞬间俘获了各色人等的胃和心。

尤其是那麻辣锅底,虽然用的是茱萸而非辣椒,但其独特的辛香麻爽,依旧让许多好重口味的食客欲罢不能。骨汤锅底则深受老人、孩子和口味清淡者的喜爱。

粉铺门口,常常在饭点排起长队,都是为了这一口热腾腾的火锅。铺子里人声鼎沸,热气蒸腾,生意比往常还要红火数倍。

这可忙坏了苏老夫人和三位儿媳。苏老夫人常常是刚在“苏记蜜果坊”的后院监督完罐头的生产,查看完账目,就得立刻赶到隔壁的粉铺,帮忙照看火爆的火锅生意,协调食材供应,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李氏、柳氏、文氏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既要管好粉铺原有的生意,又要操心火锅区的运营,常常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但看着每日剧增的营业额,看着客人满足的笑容,再忙再累,她们心里也是甜的。这火锅,俨然成了苏家这个冬天最炙手可热的新进项,也为苏家偿还那剩余债务的步伐,大大地加了一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