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刘公公身上,语速极快地下令:
“传哀家懿旨!急召文武大臣,御书房议事!记住,这次……”
她眼中寒光一闪:
“只通知忠于先帝、忠于正统的臣子!那些成王的党羽,一个都不许放进来!还有……”
她看向荣安公主:“姝儿,你持哀家手令出宫一趟!去请你舅公镇国公,还有你外祖父承恩公!让他们带上府中可靠的家将,速速入宫护驾!值此危难之际,哀家……只信得过自家人了!”
“孙儿遵旨!”荣安公主精神一振,立刻领命。
“老奴遵旨!”刘公公也重重叩首,准备去传旨。
太后疲惫地靠在凤榻上,闭目片刻,强打精神,准备更衣前往御书房主持大局。
她心中百感交集,既有除逆的解脱,也有丧子的剧痛,更有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她忽然想起一事,猛地睁开眼,叫住了准备离去的几人。
“对了!哀家听闻,此次诛灭逆贼、震慑禁军的,乃是一位神通广大的……奇人?可知其身份?若能请得此人相助,稳定朝局,当易如反掌!”
她的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苗。
此言一出,整个内殿瞬间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
荣安公主等人对仙子娘娘的来历一无所知,但疑似知晓内情的刘公公却脸色煞白,众人纷纷看向他
刘公公的身体僵住,脸上血色尽褪,嘴唇哆嗦着,欲言又止。
太后心头一沉,厉声道:“说!究竟是何方神圣?!”
刘公公扑通一声再次跪倒,额头抵着地砖,声音带着无尽的恐惧和苦涩:“太后……容禀……那位……那位仙子……她……她白衣白发啊!”
“白……白衣白发?!”太后的瞳孔骤然收缩到极致!
仿佛听到了世间最恐怖的魔咒!
整个人如遭雷击,僵直在凤榻之上!
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先是因为震惊而扭曲,随即涌上刻骨铭心的恨意!
是她?!
难道是她?!
那个屠戮禁军,杀了她皇儿的妖女?!
然而,这恨意只维持了一瞬,便被无边的苦涩和更深沉的恐惧取代。
“皇祖母?您……认识那位仙子娘娘?”荣安公主小心翼翼地问。
太后猛地回过神,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脸上只剩下疲惫与一种认命般的苍凉。
她惨然一笑,声音干涩:“认识?呵……何止认识……”
她摆摆手,不愿再多说半个字,催促他们赶紧去传旨。
两人不敢耽搁,匆匆领命而去。
太后强撑着在老嬷嬷的搀扶下起身更衣,前往御书房。
她的心如同被巨石压着,沉甸甸的。
刚在御书房坐定,尚未等到大臣们到来,一名小太监便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手中高举一份文书。
“太……太后娘娘!八百里加急!云……云州府急报!”
太后心头一紧,接过文书匆匆展开。
只看了一眼,眼前便是一黑!
临山县谋反!
大内侍卫统领、于公公,身死!
云州府驻军前往镇压,遭遇妖人邪法,死伤惨重!
太后根本不知道于公公是谁,更不明白大内侍卫为何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云州府!
但“谋反”二字,如同雪上加霜,让她本就紧绷的神经几乎断裂!
内乱未平,外患又起?!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乱世之秋……乱世之秋啊……”
太后扶着额头,只觉得头痛欲裂,心力交瘁。
就在这时,殿外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通禀声。
太后精神一振,以为是朝臣到了。
然而,冲进来的却是一名风尘仆仆、盔甲染血的传令兵!
他扑倒在地,声音嘶哑绝望,带着天塌地陷般的惊恐。
“报!!!镇西军……镇西军异动!主帅赵元庆亲率大军,正……正昼夜兼程,直扑京城而来!!!”
轰——!
如同一个惊雷在御书房内炸响!
太后的脸色变得惨白如纸,身体晃了晃,若非及时扶住御案,几乎要瘫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