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舔了舔嘴角的饼干渣,声音比刚才柔和了些,却还是带着一丝怯懦:“刘…… 刘石头。” 他的声音很轻,像是怕自己的名字会引来什么麻烦,“俺娘说,俺生在石头堆旁边,就叫石头,好养活。”
“石头,真是个好名字。” 肖雯雯笑了笑,试图让气氛更轻松些,“那你家在哪里呀?你爹娘呢?”
提到 “爹娘” 两个字,刘石头的眼神瞬间暗了下去。他低下头,看着自己沾满泥土的手,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掌心的泥垢,过了好一会儿,才用带着哭腔的声音说:“爹…… 爹被元兵抓走了。”
他的声音开始发抖,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接一颗地砸在湿泥上,晕开小小的泥点:“上个月,元兵来村里要粮,俺家没有粮,爹就说要跟他们去修河,说修完河就给粮食…… 可爹走了之后,就再也没回来。”
“那娘呢?” 肖雯雯的声音也放得更柔了,她能感觉到孩子心里的痛苦,那是失去亲人的绝望,是连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重量。
“娘…… 娘饿死了。” 刘石头的肩膀剧烈地颤抖起来,他捂住脸,却还是挡不住哭声,“娘把最后一块窝头给了俺,说她不饿…… 可第二天早上,俺叫她的时候,她就再也没醒过来。”
风突然变大了,卷起地上的尘土和草屑,吹得草垛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个孩子的遭遇叹息。肖雯雯蹲在原地,喉咙发紧,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她想安慰孩子,却发现所有的语言都那么苍白 —— 她来自物质丰裕的未来,从未体验过失去亲人的痛苦,从未尝过饿肚子的滋味,她能给孩子的,只有几块压缩饼干,却无法把他的爹娘换回来,无法让这个乱世变得温柔一点。
刘石头哭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止住眼泪。他用袖子擦了擦脸,露出满是泪痕的脸颊,眼睛红肿得像核桃。他抬头看向肖雯雯,眼神里多了一丝依赖,少了几分警惕:“俺不知道去哪里…… 八哥儿说,濠州城里人多,或许能讨到饭,能活下去。”
“八哥儿?” 肖雯雯愣了一下,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却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是俺的邻居,他叫朱重八,比俺大两岁。” 提到这个名字,刘石头的眼神里多了一丝底气,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他可厉害了,上次有恶狗抢俺的窝头,是他用木棍把狗打跑的。他说等俺伤好了,就带俺去濠州城,他说他能找到吃的,能让俺活下去。”
“朱重八”—— 这三个字像一道惊雷,突然在肖雯雯的脑海里炸开。她猛地看向刘石头,瞳孔瞬间放大,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她怎么会忘了这个名字!在时空管理局的历史档案里,这个名字标注着红色的重点符号,旁边写着一行加粗的字: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明朝开国皇帝。
那个后来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开国皇帝,此刻竟然只是一个和刘石头一样,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孩子?他没有龙袍加身的威严,没有运筹帷幄的霸气,只是一个能为朋友赶走恶狗、能带着邻居去讨饭的少年?
肖雯雯看着眼前的刘石头,看着他红肿的眼睛,看着他瘦得只剩骨头的胳膊,突然意识到,历史书上那些波澜壮阔的篇章,背后藏着的,是无数个这样小人物的血泪。朱重八不是天生的帝王,他是从濠州城外的苦难里爬出来的,是从饥饿和死亡的边缘挣扎出来的。而眼前这个叫刘石头的孩子,这个此刻还在为一口吃的发愁的孩子,将会是未来那个帝王少年时的同伴,将会见证一个王朝的开端。
风还在吹,远处田地里的人影还在缓慢地翻找着,灰蒙蒙的天空依旧压得很低。肖雯雯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震撼,伸手轻轻拍了拍刘石头的肩膀 —— 她的掌心能清晰地感受到孩子骨头的棱角,硌得她手心发疼。
“别怕,” 肖雯雯的声音坚定了些,“我们一起去找朱重八,一起去濠州城。有我在,不会让你饿肚子的。”
刘石头抬起头,看着肖雯雯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没有贪婪,没有冷漠,只有真诚的温柔,像黑暗里的一点微光。他犹豫了一下,慢慢伸出手,抓住了肖雯雯的衣角 —— 那是他此刻能抓住的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