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临安府的护城河时,岸边的柳树已抽出新绿。肖雯雯站在纺织工坊的二楼窗前,看着工人们推着满载布匹的马车驶出大门 —— 这些布匹不仅要供应临安府的百姓,还要运往北方的边境,为守边的士兵制作冬衣。工坊外的街道上,商贩们的摊位一字排开,新鲜的蔬果、精致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百姓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 刘平安从身后走来,手里拿着一份来自边境的奏折,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边境传来消息,我们改进的弩箭和铠甲在守边中发挥了大作用,金兵几次小规模的偷袭都被打退了,还俘虏了他们的一个将领。”
肖雯雯转过身,接过奏折,快速浏览着上面的内容,嘴角也忍不住上扬:“太好了!看来我们的改革没有白费,不仅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还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她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不过,完颜兀术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刘平安点了点头,走到窗前,与肖雯雯并肩而立,目光望向北方:“我已经下令让边境的军队加强戒备,同时让各州府加快训练新兵,确保一旦金兵大规模进攻,我们能有足够的兵力应对。另外,我还派人去联络蒙古部落,希望能与他们结盟,共同对抗金兵。”
肖雯雯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联络蒙古部落?这个主意好!金兵长期压迫蒙古部落,他们对金兵也早有不满,如果能与他们结盟,我们就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让金兵首尾不能相顾。”
“不过,蒙古部落内部也不太平,各部落之间互相争斗,想要说服他们联合起来对抗金兵,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刘平安担忧地说,“我派去的使者已经出发半个月了,至今还没有消息传来,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肖雯雯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别担心,使者经验丰富,一定会想办法说服蒙古部落的首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巩固改革成果,让南宋变得更加强大,这样才能在与金兵的对抗中占据优势。”
接下来的几个月,临安府乃至整个南宋都在稳步发展。在肖雯雯的指导下,新的农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工坊的数量不断增加,除了纺织工坊,还出现了冶铁、造船、制瓷等各种类型的工坊,不仅解决了大量流民的就业问题,还为朝廷带来了丰厚的税收;军队的训练也从未间断,新兵们在老兵的指导下,战斗力不断提升,改进后的武器装备也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境。
南宋的变化,不仅让百姓们拍手称快,也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关注。高丽、日本等国纷纷派遣使者前来临安府,希望能与南宋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甚至有一些国家还提出要学习南宋的改革经验。
然而,就在南宋一派欣欣向荣之际,北方的边境却传来了坏消息 —— 完颜兀术整合了金兵的力量,还联合了西夏的军队,组成了十万大军,再次大举入侵南宋,目标直指重镇襄阳。
“报!大人,金兵和西夏军队已经包围了襄阳,襄阳守将请求支援!” 一名侍卫匆匆跑进府衙,脸色焦急地报告。
刘平安和肖雯雯正在与李将军商议军务,听到消息后,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刘平安立刻走到地图前,手指落在襄阳的位置:“襄阳是南宋的门户,一旦襄阳失守,金兵就能长驱直入,威胁临安府。我们必须尽快派兵支援襄阳。”
李将军皱着眉头说:“可是,我们的主力军队都在北方的边境防守,临安府只剩下两万兵力,如果派太多兵力去支援襄阳,临安府的防守就会变得空虚,万一金兵声东击西,偷袭临安府,后果不堪设想。”
肖雯雯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可以分兵两路,一路由刘将军带领,率领一万精兵火速支援襄阳,缓解襄阳的压力;另一路由李将军带领,留守临安府,加强城防,防止金兵偷袭。同时,我们立刻派人去催促蒙古部落的使者,希望他们能尽快出兵,从后方牵制金兵。”
刘平安和李将军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刘平安立刻下令,召集士兵,准备粮草和武器,第二天一早就出发支援襄阳。
当天晚上,肖雯雯为刘平安收拾行李,将一件新制作的铠甲和一把改进后的长剑放在他的面前:“这是我让工坊特意为你制作的铠甲,比普通的铠甲更轻便,防护性也更好。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和孩子们在临安府等你回来。”
刘平安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地说:“你放心,我一定会守住襄阳,打败金兵,尽快回来见你。临安府就交给你和李将军了,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及时派人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