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暗流涌动(1 / 2)

砺锋谷的胜利,如同在沉寂的死水中投入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

居庸塞内,原本对秦开和新军持怀疑、观望态度的气氛为之一变。士卒们谈论起那场阻击战和侧翼佯攻时,眉飞色舞,与有荣焉。秦开“骁勇善谋”之名不胫而走,连带着肖雯雯这个神秘女子,也被蒙上了一层“智囊”的光环。李烨都尉亲自为秦开部请功的文书,已快马加鞭送往蓟城。

胜利带来了荣耀,也引来了更多审视的目光,其中不乏带着恶意的窥探。

军营里的气氛依旧热烈,缴获的东胡弯刀、皮甲被分发下去,虽然不多,却极大地提升了士气。士兵们的腰杆挺得更直,训练时呼喝的声音也愈发响亮。他们开始真正相信,跟随这位死里逃生的秦将军,或许真能改变边军总是被动挨打的命运。

然而,秦开和肖雯雯都清楚,表面的风光之下,暗流正在涌动。

首先发难的,是来自军械和后勤的掣肘。

“将军,兵曹那边说,上次请拨的五十张强弓、两百斤熟铁,又被驳回了!”一名负责后勤的屯长愤懑地前来汇报,“理由是‘库储空虚,需优先保障塞内防务’!”

“马料也被克扣了,”另一人补充道,“说是今年牧草收成不好,我们的马匹是驽马,用不着精料……”

秦开面色阴沉。这些借口拙劣而直接,分明是有人不愿看到他的新军继续壮大。立功受赏的文书还在路上,刁难却已先至。

“知道了。”秦开挥退手下,看向一旁正在沙盘上标注什么的肖雯雯,“看来,有人坐不住了。”

肖雯雯头也没抬,声音平静:“意料之中。你的成功,反衬了某些人的无能。动了别人的利益,自然会被视为眼中钉。”她放下炭笔,目光清冷,“李都尉的态度是关键。他若强力支持,这些小鬼难缠尚可应对。若他也动摇……”

正说着,亲兵来报:“将军,陈幕僚来了。”

陈幕僚依旧是那副文士打扮,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恭喜秦将军旗开得胜!都尉大人甚为欣慰。”陈幕僚先道了喜,寒暄几句后,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将军,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先生但说无妨。”

“将军此番立下大功,朝中必有封赏。然而,”陈幕僚顿了顿,“蓟城传来一些风声……有御史风闻奏事,质疑将军当年在东胡为质三年,如何能全身而退?是否与胡人有所……牵连?甚至有人妄言,此番胜利,不过是东胡与将军演的一出双簧,意在取信于燕,图谋更大……”

“荒谬!”秦开勃然变色,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杯盏乱跳。他出生入死,历尽艰辛才逃回故国,竟遭如此污蔑!

“将军息怒!”陈幕僚连忙劝道,“此等无稽之谈,明眼人自不会信。但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朝中派系林立,与将军有旧怨者,或忌惮将军之功者,难免会借此生事。都尉大人虽信重将军,却也难堵悠悠众口啊。”

肖雯雯静静地听着,心中快速分析着这些信息。这是典型的政治斗争手段,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人性猜疑进行打击。秦开的战功越显赫,来自内部的阻力可能就越大。

“此外,”陈幕僚继续道,声音更低了,“将军军中那位肖女士……来历神秘,手段非凡,也引起了诸多猜测。有人言其为山野精怪,有人疑其为异国细作……将军,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有些……关联,或需谨慎处理,以免授人以柄。”

这话,几乎是明示秦开要与肖雯雯保持距离,甚至……划清界限。

秦开的目光骤然变得锐利起来,他看向陈幕僚,又缓缓转向肖雯雯。肖雯雯也正看着他,眼神依旧平静,无喜无悲,仿佛讨论的中心并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