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袈裟入朝(1 / 2)

七日一晃而过。太极殿,大朝会。

文武百官肃立,气氛却与往日有些微妙不同。众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瞥向大殿角落。

那里,孤零零站着一个僧人。一身洗得发白的袈裟,风尘仆仆,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澄澈坚定。

他手持九环锡杖,微微垂首,默念佛号,与周围锦绣官袍的喧嚣格格不入。

正是从洛阳一路行脚至长安的法师——玄奘。

李世民高坐御榻,看着这僧人,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他自然听过玄奘之名,知其志在西行取经。

“陛下,”有礼部官员出列奏报,“沙门玄奘,陈表请旨,欲往天竺求取真经,以解东土佛法之惑,佑我大唐国祚。”

话音刚落,文官队列里便响起几声轻微的嗤笑和不屑的冷哼。一些儒臣面露鄙夷,显然对这等“弃家舍业、不事生产”的行为颇不以为然。

玄奘恍若未闻,只是深深一揖:“贫僧玄奘,恳请陛下恩准。愿以微躯,涉流沙,越雪山,求取大乘真经,利益众生。”

李世民未立即回答,手指轻轻敲着御案。他对此事不甚热衷,甚至有些顾虑。劳师动众西行,于国何益?但直接拒绝,又恐落个不重佛法的名声。

就在这时,一直靠在柱子上打哈欠的秦哲,忽然轻笑出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慢悠悠地站直身子,拍了拍官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对着御座一拱手:“陛下,这事儿有点意思哈。”

李世民看向他:“秦王有何见解?”

“西天取经?听着挺玄乎。”秦哲咧嘴一笑,眼神却瞟向玄奘,带着几分玩味和审视,“不过这和尚看着有点道行,毅力可嘉。就这么让他去,万一死在半道上,也挺可惜。”

他话锋一转:“再说了,佛法这东西,到底怎么回事,是真是假,是好是坏,咱也不能光听一面之词,对吧陛下?”

李世民若有所思:“秦王的意思是?”

“既然玄奘法师有这等宏愿,咱大唐也得显显气度不是?”秦哲笑道,“不过嘛,兹事体大,涉及西方邦交、路途险阻,不能单凭一腔热血。得…科学分析分析。”

他转向李世民,语气随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陛下,臣觉着,这事儿可以议议。不如,把钦天监的能人请来,说道说道?”

他特意加重了“钦天监”三个字,目光扫过殿内某些角落,随即收回,依旧一副懒散模样。

“袁天罡,李淳风。这二位不是最擅长推演天机、堪舆地理吗?让他们来看看,这西行之路,是吉是凶?值不值得走?能不能走通?”

李世民闻言,觉得有理。让主管天文历法、堪舆卜筮的钦天监来参详,既显得郑重,又能从“技术”层面评估风险,堵住悠悠众口。

“准奏。”李世民点头,对内侍道,“速宣钦天监台正袁天罡、太史丞李淳风即刻上殿。”

旨意传下,殿内静候。玄奘依旧垂目静立,仿佛外界纷扰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