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屏退了所有内侍,只留下河间郡王李孝恭一人。他将秦杨那番关于岭南“聚宝盆”的论述,以及秦族源自岭南的秘闻,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这位宗室名将。
李孝恭初闻时,脸上的震惊之色不比李世民当时少,但很快,久经沙场的沉稳便取代了惊愕。他仔细听着每一个细节,眼神越来越亮。
“……孝恭,情况便是如此。”李世民最后总结道,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岭南的位置,“秦杨此人,虽言行不羁,但于这等大事上,绝不会信口开河。岭南之潜力,远超你我过往认知!冯盎经营多年,是忠是奸,需切实探查。但无论如何,这片土地,必须真正、彻底地掌握在朝廷手中!为我所用!”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李孝恭:“此事,关乎国运未来,朕思来想去,唯托付于你,朕最放心。你久经战阵,老成持重,更兼宗室身份,足以代表朝廷威仪。”
李孝恭深吸一口气,眼中已满是决然和兴奋,他拱手沉声道:“陛下信任,臣万死不辞!岭南若真如秦杨所言,乃天赐宝地,臣必为陛下取之!冯盎若忠,则抚之用之;若怀异志,则雷霆击之,为陛下扫清障碍,将岭南完完整整地纳入版图!”
“好!”李世民要的就是这个态度,“朕命你为‘钦差巡海使,总督岭南诸军事’,总揽此次南进事宜!秦战为副使,先锋向导,其所率秦族红棍,皆归你节制调度!”
他走到案前,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虎符和圣旨,郑重地交给李孝恭:“朕予你临机专断之权!可调动江南、山南东道水陆兵马,共计……水师一万,步卒三千!另,调拨玄甲精骑五百,随你出征,以为中坚,震慑不臣!”
听到“玄甲精骑”四个字,李孝恭精神更是大振!这可是陛下手中最核心的王牌精锐!陛下将此军都派了出来,其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臣,领旨!”李孝恭单膝跪地,双手接过虎符圣旨,声音铿锵,“陛下放心!臣必不辱命!定将陛下天威,浩荡南疆!”
李世民扶起他,最后叮嘱道:“流求乃第一站,务必站稳脚跟,建成前进壁垒。对冯盎,先礼后兵,察其言,观其行,朕许你便宜行事!记住,朝廷大军,是去收复故土、宣示主权、清剿匪患的,师出有名,不必畏首畏尾!”
“臣明白!”李孝恭重重点头,“臣即刻回去准备,三日之内,誓师出征!”
“去吧!”李世民用力拍了拍李孝恭的肩膀,“朕在长安,静候你的佳音!待岭南平定,朕亲自为你和将士们庆功!”
李孝恭再次行礼,转身大步流星走出御书房,身影迅速融入夜色之中。他的脚步沉稳而有力,心中已然开始盘算着调兵遣将、筹备粮草、规划航线的具体事宜。
南北两处,龙首原与长安皇城,在这个不眠之夜里,为了同一个目标,以不同的方式,紧张而高效地运转起来。
一边是热血贲张、辞家蓄后的敢死先锋。
一边是调兵遣将、运筹帷幄的帝国中枢。
南进的巨轮,已经轰然启动,驶向那片充满未知与机遇的炎热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