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 第334章 朝堂激辩纳附

第334章 朝堂激辩纳附(1 / 2)

清晨,长安,太极殿。

大朝会的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而肃杀。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但几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因为…高踞龙椅之上的皇帝李世民…今日面色异常严肃,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台下的群臣。

在例行的礼仪和几件琐碎政务之后,李世民…缓缓开口了。他并没有立刻抛出那个“惊天动地”的议题,而是…用一种沉痛而充满忧患意识的语气…再次描述了契丹部族目前所面临的…被高句丽、突厥残部、乃至薛延陀等势力四面围困、岌岌可危的困境。他强调了契丹王窟哥主动请求内附的“诚意”与…“悲壮”。

最后…他才用一种仿佛经过深思熟虑、却又带着几分“无奈”与“沉重”的语调…抛出了…那个足以捅破天的议题:

“诸位爱卿…契丹八部…拥众十数万,控弦之士数万…如今…诚心来投,愿举族内附…认朕为君父,认大唐为母邦…此乃…彰显我大唐国威、德化四海之盛事!亦是…解决东北边患、永固北疆之良机!”

“然…此事…关乎国本,涉及数十万生民之安置…朕…不敢独断。”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故…今日朝会,朕…欲与诸卿…共议此事!商讨…一个…万全之策!”

此言一出…整个太极殿…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猛地爆发出…巨大的哗然!

“什么?!举族内附?”

“契丹…要全部…迁入我大唐?”

“这…这如何使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天大的好事!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拓土千里啊!”

群臣的反应…瞬间分裂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阵营**!

以李孝恭为首的一部分武将和激进派大臣…顿时兴奋得满脸通红!李孝恭更是忍不住第一个跳了出来,声音洪亮地吼道:

“陛下圣明!此乃…千载难逢的良机!契丹骁勇,善骑射!若能将其收入麾下,不仅…可极大增强我大唐军力,更能以此为根基,彻底震慑高句丽、薛延陀等宵小!臣…以为!当…立刻准奏!并…选派干吏精兵,妥善安置!使其…成为我大唐北疆…最坚固的…盾牌与…利刃!”

他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铁骑带着契丹附庸…横扫草原的…壮观景象!许多武将也纷纷附和,群情激昂!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清亮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的声音…猛地响起,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头上!

“陛下!臣…以为不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出列的…正是…新任户部侍郎…以刚直和务实着称的…寒门领袖…马周!

他面色沉静,但眼神却锐利如刀,他先是对李世民躬身行礼,然后…又转向…脸上笑容还未散去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深深一揖:

“房相、杜相、长孙司徒…昨夜御书房所议‘三步’之策…臣…略有耳闻。”(暗示他已通过某种渠道得知了核心方案)“三位相公…老成谋国,思虑周全,臣…佩服!”

“但是…”他的话锋…猛地一转!声音陡然提高:“其中…有些…具体举措…请恕臣…不敢苟同!甚至…认为…大有…不妥之处!”

“哦?”李世民眉头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马卿…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谢陛下!”马周挺直腰板,朗声说道:“其一!‘强制其学习汉话汉礼,甚至…‘鼓励’乃至‘强制’通婚’?此策…看似…是为了加速‘教化’,促其‘归化’…但!”

“此举…与那些…强行推行‘剃发易服’的…塞外蛮夷…又有何异?”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深深的质疑:“我们…大唐…乃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我们…吸引万国来朝…靠的…是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制度的先进优越,是生活的富足安宁!而绝非…靠武力和…行政命令…去强行抹杀…一个民族的…文化印记与…传承之根!”

“学习大唐文化…是必然,也是好事。但…若以‘失去自身根子’为代价…那…这种‘融合’…不是融合,而是…吞噬!是…一种…文化上的…‘屠杀’!”

“长此以往…他们…即便表面上成了唐人,内心…又会如何看待我大唐?是感恩?还是…怨恨?这…岂不是…在为未来…埋下…巨大的隐患?”

“其二!‘分而治之’,打散其部落建制?”马周继续质问道,他的目光…甚至…扫过了…站在武将队列中…的某位身影“此法…真的…有效吗?”

“诸位…可曾想过…”他的声音中…带上了一丝…讥讽:“就在不久之前…我们…在座的许多人…又是…如何看待…龙首原秦族的?”

“当时…在我等眼中…他们…不也…是‘来历不明’、‘纹身断发’、‘不通礼仪’…的‘蛮夷’吗?”

“甚至…有人…屡次上书,要求‘严加管束’,‘分散安置’,‘以防其聚众作乱’!”

“可…结果…如何?”马周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秦族…并未因为被‘分散’或‘管束’…而消失!反而…他们…凭借自己独特的文化、惊人的技艺、和…对大唐毫无保留的付出…赢得了…陛下的信任,也…赢得了…在座许多人的…尊重!甚至…如今…秦王殿下位列‘一字并肩王’…还有谁…敢…当面说他们是‘蛮夷’?”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强行拆解…真的…就能阻止…文化的凝聚力和…民族的认同感吗?还是…只会…激起…更强烈的…反抗与…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