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就有三百多块钱,这些年儿女们给的。”高士科说完话后,他就把手伸到炕柜底下那个缝隙里。
他摸索了半天,他摸出一个灰色的小布包。
随后,他的手有些颤抖的打开布包。
这个灰色布包里面,还包了一层黑色布。
黑色布打开最后,是一块花手绢。
花手绢里面有两张五十块钱,还有一小沓十块面额的钱,还有几张五块面额的钱。
“你拿着吧。”高士科把这沓钱递给了那显英。
“这钱也不够啊!”那显英接过钱说, “俺手里还有八百块钱,这才一千来块钱!就算到秋了噶了地,也剩不下五百块钱,今年年头不好,怎么还的想办法张罗千八的。”
“不行的话给恩禄个信儿,让他给掂对点。”
“哎呀,他也是拖家带口的,俺张不开这个嘴!”
“那咋整?”
“不行的话,对付吧!结婚那天俺去谁家借一个录音机就行了!以后他们日子过起来了,自己想买啥不行!不买录音机,钱就差不多了!”
东北的秋,天空是瓦蓝瓦蓝的,空气中都夹杂着粮食成熟的气息。
李灵的老舅终于结婚了。
他结婚的时候,按照李灵姥姥的安排,没有给他买录音机。
而是故技重施,去邻居家借了一台崭新的录音机。
结婚当天,亚红原本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但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亚红在结婚的当天就哭成了泪人。
东北结婚的习俗是一大早,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新郎就去新娘的娘家接亲。
李灵老舅结婚接媳妇婚车,是一台解放141货车,这台货车还是李灵父亲给借的。
很快,这台车就把亚红和亚红家人,接到了高家。
随后,小力子和亚红举行了结婚典礼。
结婚典礼过后,高家就开始上酒席。
这顿酒席并不是招待高家人的,而是招待亚红娘家人的。
等着娘家且走了之后,高家的亲朋好友才坐上桌子吃饭。
按照东北规矩,新人婚房的灯,得由新娘子的弟弟来拧上。
所以,亚红的弟弟给新房装上了新的灯泡,但这个灯泡不能白装,高家人得给亚红弟弟一个红包。
灯泡装完了,那显英就笑呵呵的把装着五块钱的红包,递给了亚红弟弟。
就在亚红弟弟拆开红包时,亚红看到了弟弟手中的五块钱时。
她顿时就拉起了脸子,因为她觉得自己就这么一个弟弟,高家人才给五块钱红包。
这不明摆着拿她不为重吗?
但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小君和李灵的对话。
这让亚红的脸色一变,她的脸顿时拉的和驴一样长。
那显英无奈的叹了口气,今天是小力子大喜的日子,她不想找不痛快。
但此刻她的兜里已经掏不出钱了。
她只能去老姑娘那里,拿了20块钱,用红纸包上,递给了亚红弟弟。
亚红再次看了看红包里的钱数,她的脸色总算好看了一些。
高家人送走了娘家且后,亚红按照规矩就蒙着红盖头坐在炕上。
等着小力子用秤杆,挑下她头上的红纱巾,这个寓意就叫称心如意!
李灵和小君一直在亚红的新房里玩儿。
就在这时,小君突然对李灵说:“大姐,这个录音机是我家后院老王家的!”
李灵愣了一下,她脑海里想起了老舅相亲的那天,姥姥借录音机的事情!
她急忙拍了一下小君子,示意她别说这事儿了。
毕竟,现在老舅妈就坐在炕上,如果让她听到了,这不就坏事了嘛!
但此刻亚红已经从小君的口中,听出了一些端倪。
她急忙问小君:“小君,你告诉老婶,你咋知道这个录音机是老王家的呢?”
“老婶,我记得老王家的录音机这里贴了一个记号,你看这个录音机也有。”小君说的记号,就是一个塑料贴,贴在了录音机的背面。
小君的话,顿时让亚红坐在炕上大哭起来。
李灵见到老舅妈这个样子,她急忙把老舅喊了过来!
最后,亚红在小力子的百般承诺,等着结完婚收的礼钱都给她,这才让亚红止住了眼泪!
这件事,让李灵的印象很深刻。
她本以为,老舅结婚借东西这件事是个特例。
但当她长大后,她这才知道,在八十年代,这种例子有很多。
这就是穷人家娶媳妇的典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