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纪略秘闻与守钥之责(1 / 2)

回到墨渊斋时,已近午夜。老艺术楼内的阴森气息仿佛仍附着在衣角,带来挥之不去的寒意。张伟第一时间冲去检查他刚装好的wiFi信号,仿佛稳定的网络能带来一丝现代文明的安全感。陈天佑则主动承担起守夜的职责,在院落中演练拳法,气血奔涌,驱散着从旧楼带回的残余阴冷。

厅堂内,灯火通明。

林墨小心地将那本泛黄的《龙门纪略》摊在桌上。苏月白则已经连接好了便携式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准备对这份珍贵的孤本进行数字化存档和细节分析。

“牛皮纸封面是后来加上去的,起到一定的隔绝和保护作用。”苏月白戴着白手套,用专业工具轻轻翻动书页,动作轻柔,“纸张材质判断,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产物。墨迹稳固,但部分字迹有晕染,保存环境不佳。”

书页内是工整的毛笔小楷,夹杂着一些简易的风水格局示意图。林墨逐字逐句地阅读,结合天机宗传承的知识,一段被尘封的江城秘辛,逐渐展现在两人面前。

《龙门纪略》并非官方史书,更像是一位亲历者的私人笔记。着者自称“守拙山人”,极有可能是当时天机宗的门人。

笔记记载,江城之地,自古便有潜龙地脉流过,汇聚于城北龙颈山与城南玉带河交汇之处,形成一处天然的风水宝穴,被称为“龙门”。此穴关乎整个江城乃至周边区域的生气流转与人文兴衰。

前朝末年,时局动荡,有窥得天机的邪术师觊觎龙脉之力,欲行“窃运”之事,引外力玷污龙门,导致地气紊乱,灾祸频发。为保一方安宁,当时的天机宗宗主联合几位风水大家,以及一位修行有成的戏曲大家(名伶“云袖”),合力布下“龙门锁钥大阵”。

“锁”乃阵法核心,借龙颈山山势与玉带河水脉而设,稳固地气,镇压邪祟。“钥”并非实体钥匙,而是一道传承的“引信”与“权限”,掌握在天机宗手中,用以在特定时期或紧急情况下,调动部分龙脉之气,平衡格局,或彻底封闭大阵以防不测。

而那位名伶“云袖”,以其纯净的魂念与独特的音律修行,自愿将一部分神魂融入大阵的“阵眼”之一,也就是老艺术楼的原址——当时的一座戏楼,以自身灵性加固阵法,震慑外邪。笔记中隐晦提及,云袖大家在此过程中付出了巨大代价,最终香消玉殒。

“所以……楼里那个……”苏月白看向林墨,眼中带着一丝明悟与震撼。

林墨沉重地点点头:“恐怕就是云袖大家残留的一缕守护执念。她并非恶灵,而是阵眼的守护者。年代久远,阵法力量流转,加上邪气侵蚀,她的这缕执念可能已经变得混沌,只剩下本能的守护和对外来者的警惕。周老爷子触动《龙门纪略》,等于触动了与她同源的气息,才引来了她的反应。”

他指向笔记最后几页,那里用更加潦草、甚至带着些许焦急的笔迹补充道:

“……然邪道未绝,其党羽‘幽冥’隐于暗处,觊觎‘钥’之力,欲破龙门,以龙脉滋养邪功,逆转阴阳……守钥之责,重逾千斤,天机门人,万不可失!”

幽冥!果然是幽冥阁!

笔记到此戛然而止,后面似乎被人生生撕去了几页,留下残缺的悬念。

厅内一片寂静。这段历史沉重而悲壮,将百年前的守护与牺牲,与如今的危机清晰地联系了起来。

“所以,幽冥阁的目标,就是天机宗传承的‘钥匙’,也就是……你?”苏月白看向林墨。

“可以这么理解。”林墨抚摸着书页上“守钥之责,重逾千斤”那几个字,感受着其中沉甸甸的分量。师父从未明确告知他这些,或许是希望他远离纷争,但命运终究将他推到了漩涡中心。

“而那个司徒恶,抢夺阴魄玉,恐怕也是为了用其中的阴煞之气,污染或削弱龙门大阵,为他们后续行动创造条件。”苏月白迅速推理道。

就在这时,在院中练拳的陈天佑忽然发出一声低吼:“什么人?!”

紧接着,便是拳风呼啸与某种阴冷能量碰撞的闷响!

林墨和苏月白脸色一变,瞬间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