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何大清的建议(2 / 2)

“我有办法。”何大清接过话头,眼神坚定,“我提议,由我前往香港,利用香港的自由港地位,从国际粮商手中采购粮食。香港作为东西方贸易的枢纽,粮食资源丰富,且不受国际封锁的直接影响,采购渠道相对畅通。”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已初步了解,香港有几家国际粮商常年储备大量小麦、大米和玉米,价格相对合理。我可以利用个人人脉协调资金,全程由军方人员押运,确保粮食安全运输。只要粮食能运到内陆港口,后续的接收、调配工作,就可以由国家统一安排,既合规,又能快速缓解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粮食短缺问题。”

两位先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可。

香港的特殊地位他们心知肚明,何大清的提议确实是当前情况下的最优解——既能避开国际封锁的壁垒,又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粮食,还能保证粮食的去向可控。

但他们也有顾虑,其中一位问道:“何大清同志,香港的情况复杂,涉及多方势力,你去采购粮食,会不会遇到阻力?资金和运输方面,有没有把握?”

“请二位放心。”何大清胸有成竹地回答,“我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与香港的爱国人士有过交集,人脉资源可以利用;资金方面,我们带着一些钱,足以支付首批采购款,后续可以由国家财政补齐;运输方面,我会协调海军舰艇接应,从香港港口出发,直达天津港,全程军方护航,确保万无一失。”

他进一步解释:“香港的粮商以盈利为目的,只要价格合适,他们不会拒绝交易。而且我会低调行事,以民间贸易的名义采购,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粮食运抵天津港后,由地方政府和军方共同接收,纳入国家统一调配体系,优先供应难民和重体力劳动者,确保粮食用在刀刃上。”

两位先生沉吟片刻,最终达成了共识。其中一位站起身,拍了拍何大清的肩膀:“何大清同志,你的提议很好,也很有担当。当前国家正值困难时期,需要你这样敢挑担子、有办法的同志。我们同意你的请求,允许你前往香港采购粮食。”

他强调了三个原则:“第一,合规操作,所有交易都要遵循香港的法律和国际惯例,不得引发外交纠纷;第二,确保安全,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粮食运输安全,都要万无一失;第三,专款专用,粮食必须全部运抵内陆,纳入国家统一调配,绝不允许私吞或挪用。”

“请二位先生放心!”何大清站起身,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一定严格遵守原则,不辱使命,尽快将粮食运回内陆,解百姓之困!”

离开红墙后,何大清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

他先回到军部,召开紧急会议,协调海军舰艇和押运人员,制定了详细的运输路线和应急预案。

然后联系香港的爱国人士,委托对方提前与国际粮商沟通,洽谈粮食价格和供货量。

吕清心得知消息后,虽然担心丈夫的安全,但也明白此事的重要性,默默为他收拾行囊:“路上小心,照顾好自己,家里的事不用惦记,我会看好孩子们和两个儿媳。”

何雨阳和何雨柱也赶来送行。

何雨阳叮嘱道:“爹,香港情况复杂,凡事多留个心眼,有任何情况及时联系军部。运输方面,我可以协调工业部的相关资源,确保粮食上岸后能快速转运。”

何雨柱则挠着头说:“爹,您多买点粮食回来,让大家都能吃饱饭,我在食堂也好给工人们改善伙食。”

何大清看着家人的牵挂,心里满是温暖,却也更加坚定了此行的决心。

他拍了拍两个儿子的肩:“放心吧,我会尽快回来。你们在家好好工作,照顾好家人,也要多帮衬一下院里的街坊,共渡难关。”

几天后,何大清身着便装,登上了前往香港的航班。

飞机起飞时,他看着下方逐渐变小的北京城区,心里默念着:“百姓们再坚持一下,粮食很快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