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的春节,南锣鼓巷的四合院被年味裹得满满当当。
刚装修一新的院子里,红灯笼挂满了葡萄架,门框上贴着崭新的红春联,“福”字倒贴在正房门口,透着“福到”的吉祥寓意。
青砖地被扫得一尘不染,正房、东厢房的窗棂上糊着鲜红的窗花,耳房改造的厨房里飘出阵阵肉香、菜香,混着鞭炮的零星脆响,满是团圆的热闹气息。
这是何家兄弟俩结婚后,第一次带着媳妇在四合院过年。
何大清特意从军部赶回,一家八口围坐在正房的大圆桌旁,桌上摆满了何雨柱亲手做的年夜饭。
红烧肉色泽红亮,糖醋鱼造型讨喜,梅菜扣肉肥而不腻,还有清爽的时蔬和寓意团圆的饺子,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看得人食欲大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文静放下筷子,脸颊带着浅浅的红晕,拉着身边的王文惠,轻声说:“爹、娘,有件事想跟你们说。”
王文惠性子爽朗,没等姐姐说完,就抢先开口:“娘!我和姐姐都怀孕啦!”
“啥?”吕清心手里的筷子“当啷”一声掉在桌上,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难以置信地看着两个儿媳,“你们……你们说真的?没骗娘?”
何雨阳握住王文静的手,脸上露出沉稳又难掩的喜悦:“娘,是真的,我们去医院检查过了,都快两个月了。”
何雨柱激动得一拍大腿,差点掀翻桌子,一把搂住王文惠的肩:“真的?我要当爹了?文惠,你太厉害了!”王文惠笑着推了他一把:“瞧你那没出息的样,是我们俩都要当爹娘了!”
何大清也放下酒杯,原本沉稳的脸上满是欣慰,看向两个儿媳的目光格外温和:“好!好!这真是新年最好的消息!何家添丁进口,是大喜事!”
吕清心激动得眼眶都红了,拉着王文静和王文惠的手,左看右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她们的小腹,语气里满是疼惜:“快坐下,快坐下,别站着了,累着可不行。以后家里的活都别干了,安心养胎,娘来照顾你们!”
这个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让年夜饭的氛围热闹到了顶点。
何雨柱忙着给大家添酒,嘴里不停地念叨:“我要当爹了!以后我儿子也得学做菜,跟我一样当八级厨师!”王文惠笑着怼他:“说不定是女儿呢?女儿就得像我,又飒又能干!”王文静则温柔地看着何雨阳,轻声说:“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健康就好。”
大年初三刚过,吕清心就收拾好行李,从军区家属院搬回了四合院。
她心里惦记着两个怀孕的儿媳,觉得只有守在身边,才能放心。
何大清理解她的心思,叮嘱道:“家里就交给你了,照顾好孩子们,我在军部安心工作,有空就回来。”
吕清心住进了西厢房,把四合院的日常打理得井井有条,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两个儿媳的孕事上。
饮食上,她更是费尽了心思。知道王文静性子文静,怀孕后口味清淡,就每天变着花样做小米粥、清蒸鱼、清炒时蔬,炖滋补的鸡汤时特意撇去浮油,保证营养又不油腻。
而王文惠怀孕后反而更爱吃重口的,吕清心既顺着她的心意,又严格把控分寸。
偶尔给她做顿红烧肉、麻辣豆腐,却绝不允许她吃太多辛辣刺激的,每天逼着她喝牛奶、吃鸡蛋,说这样孩子才能长得结实。
何雨柱成了母亲的“得力助手”,每天下班就扎进厨房,按照母亲的吩咐给嫂子和媳妇做可口的饭菜。
“娘,今天给文静嫂子做个虾仁蒸蛋吧?她爱吃软嫩的。”“文惠想吃糖醋排骨,我少放点开胃的醋,保证不刺激。”他的厨艺在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一道菜都做得精致又合口,连吕清心都忍不住称赞:“柱子的手艺,比我还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