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黑拾(2 / 2)

何雨阳解释道:“这是为了规范货币制度,第一套人民币面额太大,使用起来不方便,新币面额小,换算起来更简单,也利于经济发展。”他说得通俗易懂,何雨柱听着似懂非懂,却也明白这是国家的统一安排,肯定是为了大家好。

两人赶到工商银行时,银行刚开门没多久,门口已经排起了不长的队伍。

何雨阳带着何雨柱排在队尾,耐心等候。

队伍里大多是附近的街坊,大家一边排队,一边讨论着换币的事,有人担心旧币清点出错,有人好奇新币的样子,还有人盘算着换了新币后要买点啥,气氛热闹又有序。

轮到何雨阳兄弟俩时,银行柜台后的工作人员笑着招呼:“两位,是来换第二套人民币的吧?把旧币和证件拿出来,我给你们清点。”

何雨阳递上户口本和清点好的旧币,何雨柱则踮着脚尖,好奇地盯着柜台里的新币,眼睛都看直了。

工作人员熟练地拿起旧币,用算盘噼里啪啦地清点起来,动作麻利,很快就核对好了数额:“总共是286万元旧币,按照1:的比例,能换286元新币。你们想换哪种面额的?”“给我们换点拾元、伍元、壹元的,方便日常用。”何雨阳说道。

工作人员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沓新币,首先递过来的就是几张拾元券——正是大家口中的“大黑拾”。

何雨柱眼睛一亮,连忙凑上前看:这拾元券通体呈深黑色,正面印着工农联合的图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票面设计简洁大气,纸质厚实,手感极佳,比旧币精致多了。

“这就是大黑拾啊!真带劲!”何雨柱忍不住赞叹,伸手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新币,小心翼翼地摩挲着,生怕弄坏了。

何雨阳则接过剩下的伍元、壹元新币,仔细清点了一遍,确认数额没错后,才放心地放进随身的公文包里。

“哥,你看这大黑拾,多好看!”何雨柱拿着拾元券,兴奋地给何雨阳看,脸上满是新鲜劲儿。

何雨阳笑着点点头:“确实比旧币规整,以后花钱就方便多了。”他把自己的新币收好,又叮嘱何雨柱:“把你的也放好,别弄丢了,新币刚发行,可得仔细点。”

兄弟俩换完币,走出银行时,太阳已经升高了,晨雾散去,街道上变得热闹起来。

何雨柱骑着自行车,手里还攥着一张大黑拾,时不时拿出来看看,心里美滋滋的。

这不仅是一张新币,更是国家发展的见证,也是他踏实工作、日子越过越好的象征。

“哥,换完新币,我想去给师傅买点东西,感谢他当年教我手艺。”何雨柱说道。

何雨阳笑着点头:“应该的,正好用新币去买,也让师傅看看这大黑拾。”

两人骑着自行车往回走,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手里的新币带着油墨的清香,心里满是踏实与安心。

1955年的这次货币更换,不仅是国家金融制度的一次革新,更是普通百姓生活中一件值得铭记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