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军校深造(2 / 2)

何大清点点头,眼神坚定:“是啊,这是中央的信任,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实战经验固然重要,但没有理论支撑,很难适应未来的现代化战争。这次去学习,正好能把这几年打仗的心得好好梳理一下,再学学新的军事理论,回来才能更好地带部队。”

他立刻召集军区领导班子开会,传达了中央的通知,开始交接工作。

“我走之后,军区的日常工作由副司令负责,训练计划按既定方案推进,不能有半点松懈;边防巡逻和国防工事建设,由参谋长牵头跟进,有任何问题及时上报军部;战士们的生活保障,要持续跟进,不能因为我不在就打折扣。”何大清一一部署,条理清晰,没有丝毫遗漏。

副司令站起身,郑重地说:“何军长放心,我们一定守好摊子,等您学成归来!”其他领导也纷纷表态,会坚守岗位,确保军区工作不受影响。

处理完军区的交接工作,何大清回到家属院。吕清心正在厨房忙活,看到他回来,笑着迎上来:“今天回来得早,是不是军区的事忙完了?”

何大清接过她手里的菜篮子,把中央的通知告诉了她。

吕清心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这是好事啊,能去军校学习,是中央看重你。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不用惦记。”她嘴上说得轻松,眼里却闪过一丝不舍。

刚团聚没多久,丈夫又要远行,但她知道,丈夫的事业关乎国家安危,她不能拖后腿。

何大清握着她的手,心里满是愧疚:“清心,辛苦你了。刚回来没陪你多久,又要走。”

“说啥呢,你是干大事的人。”吕清心拍了拍他的手,“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雨水在军区小学适应得很好,学习成绩也不错。我会常带着她去看你,也会让雨阳、雨柱抽空去探望你。”

晚上,何大清给远在北平四合院的何雨阳、何雨柱写了封信,告诉他们自己要去湖南军校学习的消息。

信里,他叮嘱何雨阳:“好好在第三工业部干,踏实搞技术,为国家工业建设多做贡献,照看好四合院,也多盯着你弟弟,别让他学厨偷懒。”

又嘱咐何雨柱:“学手艺要沉下心,不能急于求成,师傅教的要好好琢磨,把手艺练扎实,将来不管走到哪儿,都有立足之本。”

几天后,何大清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几件换洗衣物、一本厚厚的作战笔记、还有吕清心给准备的咸菜和干粮。

吕清心送他到军区门口,看着他登上前往湖南的军用吉普车,眼眶红红的却没掉泪:“路上小心,照顾好自己,记得给家里写信。”

“放心吧,我会的。”何大清探出头,对着她挥挥手,“等我学成回来,好好陪你和孩子们。”

吉普车缓缓驶离军区大院,何大清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身影,心里既有对家人的牵挂,更有对学习的期待。

他知道,这一年的军校生活,将是一场全新的挑战,也是一次重要的成长。

他会带着实战的积累,虚心学习理论知识,努力补齐短板,等将来归来,一定能给华北军区带来新的变化,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车轮滚滚,朝着湖南的方向驶去。

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从华北的平原到江南的丘陵,何大清的心里,早已勾勒出了学习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