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火箭炮(2 / 2)

“大清,歇会儿吧,水都凉了。”吕卫国端着一碗温水走进来,看到他通红的眼血丝,还有桌上被捏皱的电报,心里也跟着沉了沉。

何大清接过碗,却没喝,只是盯着水面的涟漪:“老吕,你说咱们是不是太不自量力了?延安把这么重的担子压给咱们,可咱们就这点人、这点枪,别说阻滞中路军,能不能在他们的先头部队面前撑过三天都难说。”

吕卫国走到地图旁,指着“顺义”和“密云”之间的一片山地:“咱们不用跟他们硬拼,还是用老办法——打了就跑,拆他们的补给线,炸他们的桥梁,让他们走不动、停不下。

狙击小队专打他们的军官和炮兵,让他们群龙无首;咱们再发动沿线的乡亲,把能藏粮食的地方都藏起来,让鬼子找不到吃的……总能拖一天是一天。”

“乡亲们……”何大清的眉头皱得更紧,“鬼子要是找不到粮食,会不会像在东北那样,对乡亲们下狠手?上次坂田就说要把热河变成‘无人区’,这次4万精锐过来,要是被逼急了,后果不堪设想。”

他放下碗,又开始踱步,“咱们不仅要拦鬼子,还要护着乡亲们,500人分成两拨,一边阻敌一边护民,力量更散了。”

油灯的光晃在何大清脸上,映出他眼底的挣扎。他是司令员,是兄弟们的主心骨,不能慌,可“4万精锐”这四个字像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走到地图前,再次指尖按在“密云峡谷”,指甲几乎要嵌进纸里:“再想想……一定还有办法……就算拼了命,也得把鬼子拦在热河,不能让他们踏进北平一步。”

窗外的天渐渐黑了,训练的脚步声停了,只有风还在吹着,带着远处山林的呜咽。何大清的踱步声还在会议室里回荡,每一步都踩在“责任”与“现实”的夹缝里,每一次停顿,都藏着对500个兄弟、对热河乡亲、对北平安危的千斤牵挂。

何大清盯着商城界面上“200万金币”的数字,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是他攒了数月的全部家底,连兑换武器、物资都没舍得动过。

焦虑到极致时,他的目光突然扫过“重型武器”分类里一个灰黑色图标,心脏猛地一跳。

他没有犹豫,指尖重重点下“确认兑换”——200万金币瞬间清零,下一秒,会议室角落凭空出现一组裹着帆布的装备:63式107毫米多管火箭炮,共4门,附带200发高爆火箭弹。

帆布掀开时,金属炮管泛着冷光,炮身上“射程8公里、可拆解便携”的标注,瞬间驱散了他所有焦虑。

“就是它了!”何大清伸手抚过炮管,之前“500人对4万”的绝望烟消云散——这门“游击神器”能在鬼子坦克群外覆盖火力,拆解开还能靠队员扛着转移,正好适配热河的山地地形。

他立刻喊来吕卫国,指着火箭炮的眼神发亮:“有了这东西,咱们不仅能拦中路军,还能给鬼子来个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