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殷正驾崩(1 / 2)

圣旨拟好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汪德全将圣旨小心折好,收入锦盒放好后。却见贴身小太监神色慌张地闯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汪德全脸色骤变,匆匆对殷正道:“皇上,老奴去去就回。”

东宫的书房内,玄夜正看着刚送来的纸条,上面只有十个字:皇上拟遗旨命长公主娶夫。他捏着纸的手指青筋暴起,指腹几乎要将那薄薄的宣纸戳破。

“娶夫?” 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眼底翻涌着惊涛骇浪。皇祖父竟枉顾礼法,用这种方式彻底断绝他与乐安的可能。明明他已经这么克制了。

窗外的寒鸦突然惊飞,玄夜猛地起身,将纸条凑到烛火边。火苗舔舐着纸面,将字迹吞噬殆尽。

“从小到大我事事听您的,唯这一个心愿您也不愿成全我,既然这样……” 他对着铜镜冷笑,镜中少年的眼神已染上几分狠厉,“就别怪我抗旨了。”

他转身对心腹内侍道:“传我的话,看好那份圣旨,让它永远出不了养心殿。另外,汪总管若是不识时务,就让他到时候给祖父殉葬吧。”

内侍领命退下后,玄夜走到床榻前,打开窗幔围帘,靠墙的那一面赫然挂着一幅《美人春睡图》。画中的美人穿着亵衣亵裤侧躺在床榻上,腰肢纤细,形成了一道完美的弧度。长长的青丝披散开来,盖住了胸前的浑圆。美人面色红润,神态安详,细看那脸竟是乐安长公主的脸。

“乐安,” 他对着那画轻声道,“这天下,我要;你,我也要。谁也拦不住。”

当裴衡和达瓦使团的交涉进行到尾声的时候,养心殿的药味已浓得化不开,乐安和太子妃孙氏日日侍疾,却眼看着老人的身体日渐衰弱。

这一日,殷正躺在龙榻上,锦被下的身子薄得像片枯叶,唯有胸腔微弱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烛火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那双曾锐利如鹰的眼睛,此刻浑浊得看不清人影。

“传…… 传乐安、太子妃、还有玄夜……” 他的声音气若游丝,每说一个字都像扯动了肺腑的伤,锦帕上又洇开一点暗红的血。

汪德全忙不迭地吩咐内侍去传旨,转身时撞见乐安提着一个食盒进来,她虽然不愿从青羊镇给殷正寻些延年益寿的药丸,但还是希望他最后的路不太痛苦。

“父皇。” 乐安放下食盒,指尖刚触到龙榻的栏杆,就被殷正枯瘦的手攥住。那手凉得像冰,力道却意外地大。

“玉婵…… 你来了……” 他望着她,眼神忽然亮了些,像油灯将尽前的最后一跳,“朕…… 朕对不住你母后,所以对你疼爱中总是有芥蒂……”

乐安的心猛地一揪。殷正这话听起来像是说她的母亲——殷正那莫须有的外室,可实际上乐安却明白,殷正说的是她的母后刘皇后。她反手握住那只冰凉的手:“儿臣知道,儿臣从未怨恨过父皇。”

话音未落,孙氏和玄夜已并肩进来。太子妃眼眶通红,手里还攥着一枚放着平安符的香囊;玄夜一身玄色常服,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紧抿的唇角泄露了几分心绪。

“皇祖父\/父皇。”

两人的声音在寂静的殿内响起,惊得烛火颤了颤。殷正松开乐安的手,转而对孙氏说:“孙氏…… 玄夜就交给你了……” 他喘着气,“这孩子看似沉稳,性子却执拗,你…… 你以后多劝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