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队那句“营地不远了”,如同在疲惫的旅人心中点燃了一簇希望的火苗。孩子们咬紧牙关,拖着灌了铅般的双腿,向着更高处那片被夕阳染成金红的林间空地发起最后的冲刺。当杨阳手中那面始终不曾倒下的班旗终于率先冲出一片密林,一片相对开阔、地势平坦的营地豁然出现在眼前时,压抑不住的欢呼声瞬间爆发开来!
“哇!终于到了!”
“营地!我们的营地!”
“累死我啦!我的床在哪里?!”胖哥孙野几乎是瘫倒在地上,发出劫后余生般的呻吟,但他的小眼睛里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营地坐落在黑山山腰一处背风的缓坡上,周围是高大苍翠的松树和杉木,形成天然的屏障。地面相对平整,铺着厚厚的松针和落叶,踩上去软软的。几块巨大的岩石散落其间,像是天然的桌椅。夕阳的余晖穿过高大的树冠,将整个营地笼罩在一片温暖而朦胧的金红色光晕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松脂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
“干得漂亮!小勇士们!”金领队洪亮的声音带着由衷的赞许,“你们成功征服了第一阶段的挑战!这里就是我们今晚的家了!”他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指了指营地边缘堆放整齐的一堆物资,“看,登山处提供的补给已经送到了!米、油、盐、蔬菜、还有一点肉!再加上你们自己带的干粮,今晚我们就能吃上热乎乎的自己做的饭了!”
“耶!自己做饭!”孩子们再次欢呼起来,一路的疲惫仿佛被这新的期待冲淡了不少。想到热腾腾的饭菜和温暖的篝火,每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但是!”欧阳老师温和却清晰地接过话头,脸上带着鼓励的笑容,“家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建起来!饭也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做!这才是真正的锻炼!现在,我们需要分工合作!”
“对!”金领队接口道,开始利落地分配任务,“营地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搭帐篷,安顿下来!第二,拾柴火,准备生火做饭!第三,打水,清洗食材!欧阳老师和我负责总体协调和安全指导,具体工作,要靠你们自己!”
他迅速扫视着这群跃跃欲试的孩子:“杨阳!”
“在!”杨阳立刻站直,班旗依旧握在手中。
“你作为班长,统筹全局!负责帐篷搭建小组!清点帐篷数量,合理分配人手和位置!”
“是!保证完成任务!”杨阳的声音斩钉截铁。
“何大力!”
“到!”体育委员挺起胸膛。
“你负责拾柴火小组!带几个体力好的同学,在营地附近安全区域内收集干燥的树枝!记住,安全第一!只捡地上的枯枝,不要折树上的活枝!要粗细搭配!”
“明白!”何大力用力点头。
“艾克、艾雪!”金领队的目光落在兄妹俩身上。
艾克和艾雪立刻站好,眼神专注。
“你们俩,加上孟繁志,”金领队指了指老夫子,“你们三个负责后勤保障!孟繁志熟悉书本知识,负责协助规划营地布局和检查物资!艾克艾雪,你们心思细,动作也麻利,等杨阳他们搭好帐篷,你们负责整理内务!另外,最重要的任务——等柴火和水到位,你们负责清洗蔬菜,准备食材!今晚的饭能不能吃上,就看你们切菜的手艺了!”
“收到!”艾克沉稳地点头。
“好的!”艾雪的声音清脆悦耳。
“领队放心,后勤保障,重中之重,在下必当尽心竭力!”孟繁志扶了扶眼镜,一脸郑重。
“剩下的同学,灵活支援!包雷、孙野、李思思、张小雨,你们听从杨阳和何大力的调遣!记住,安全第一,互相帮助!”金领队最后强调。
任务明确,孩子们立刻像上了发条的小机器人,热火朝天地行动起来。
搭帐篷:筑起临时的家
杨阳立刻展现出班长的组织才能。他先跑到物资堆旁,快速清点帐篷。登山处提供的帐篷有几种规格:几顶四人帐,一顶稍小的两人帐,还有一顶明显是为老师准备的单人帐(更专业一些)。
“同学们!”杨阳大声招呼,“帐篷在这里!四人帐我们男生住!包雷、何大力、孙野,你们三个和我一顶!孟繁志、还有…(他快速扫视)…嗯,刚好,你们仨加上我,一顶四人帐!”
老夫子孟繁志立刻应道:“善!”
包雷和胖哥也点头:“没问题!”
“女生这边,”杨阳看向李思思和张小雨,“你们俩一顶四人帐,空间足够宽敞舒适!”
“太好啦!”李思思和张小雨开心地拍手。
“欧阳老师,这是您的单人帐。”杨阳恭敬地把那顶更专业的帐篷递给欧阳老师。
“谢谢杨阳,安排得很合理。”欧阳老师赞许地点头。
最后,杨阳拿起那顶小巧的双人帐,目光自然地落在艾克和艾雪身上。帐篷不大,刚好适合两人。他没有任何犹豫,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艾克,艾雪,这顶小的两人帐,你们俩住,正好。”他的语气平常得像在分配文具。
“嗯。”艾克点点头,走过去接过了帐篷包。
“谢谢班长。”艾雪也甜甜一笑。
周围的同学们对此毫无异议,甚至觉得理所当然。胖哥孙野还打趣道:“艾克艾雪住小帐篷,团团圆圆也有地方放啦!”引得大家一阵善意的笑声。金领队在一旁看着,虽然心里再次掠过一丝“这兄妹俩真是特别”的念头,但这次他只是会心一笑,并未多言。欧阳老师更是早已习惯。
帐篷分配完毕,真正的挑战才开始。打开帐篷包,取出各种杆子、地钉、篷布,对于这群十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个复杂的“工程”。说明书上的图示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手忙脚乱。
“哎呀!这根杆子插哪里?”
“地钉!地钉要敲进去吗?怎么敲?”
“这个篷布角怎么固定不住啊?”
男生们的四人帐区域一片“哀嚎”。
杨阳作为组长,额头也冒了汗。他努力回忆着之前看过的搭帐篷视频,对照着说明书。“别慌!先铺开内帐!对,就是这块有纱网的!包雷,你拉住那个角!何大力,你拿那根最长的杆子,穿进这个布套里!孙野,你帮忙撑住这边!”他大声指挥着,虽然自己也有点懵,但那份责任感和镇定感染着大家。
老夫子孟繁志没有直接参与搭建,但他拿着那本《野外生存实用手册》,在旁边踱步观察,不时推推眼镜,用他那特有的腔调指点:“杨阳同学,此杆应穿行于彼布套之中,方能形成穹顶结构…孙野同学,地钉需以四十五度角斜插入土,方能受力稳固…”虽然有时显得有点迂腐,但关键时刻还真能点出要点。
女生这边,李思思和张小雨的四人帐空间大,零件更多,两人看着一堆东西有点手足无措。欧阳老师走过去,温和地指导:“思思,小雨,别急。我们先找出内帐,铺平。看,这四个角有金属环,是用来固定杆子的…”
金领队则像个救火队员,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哪里卡壳就去哪里点拨一下:“小伙子,杆子要弯曲,对,像弓一样!”“地钉用石头砸进去,别用手!”“姑娘们,外帐的门厅方向要对着背风面!”
而艾克和艾雪这边,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们选择了一块相对平整、靠近一块大岩石(可以挡风)的地方。艾克放下帐篷包,艾雪默契地拉开拉链,两人分工明确。
艾克主要负责撑杆。他仔细辨认着不同长度的杆子,按照说明书和颜色标记,动作沉稳地将一根根杆子穿进内帐的布套中。虽然左臂受伤不便用力,但他巧妙地用膝盖和身体配合,将杆子弯曲到位,卡入底部的卡槽。他的动作不快,但非常精准,几乎没有返工。
艾雪则负责铺设和固定。她仔细地将内帐铺平,在艾克穿好杆子后,她迅速地将内帐的四个角用地钉牢牢固定在地面上。她的小手握着石头敲打地钉的动作,熟练得让人惊讶,力度恰到好处。接着是外帐,她仔细地覆盖在内帐上,将所有的挂钩和防风绳一一扣紧、拉直、用地钉固定。她动作麻利,眼神专注,像在完成一件精密的艺术品。
两人几乎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艾克撑起一根杆子,艾雪就知道该去固定哪个角;艾雪拉紧一根防风绳,艾克就默契地递上地钉。他们的配合行云流水,仿佛经过千百次的演练。夕阳的金辉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那顶迅速成型、小巧而稳固的双人帐篷上。团团和圆圆被暂时放在旁边一块干净的石头上,蓝色的领结和粉色的蝴蝶结安静地“注视”着主人默契的协作。
当其他小组还在跟帐篷“搏斗”时,艾克和艾雪的小帐篷已经稳稳地立在了营地上。篷布绷得紧紧的,防风绳拉得笔直,在渐起的晚风中纹丝不动。
“哇!艾克艾雪,你们的帐篷搭得好快!好漂亮!”李思思和张小雨羡慕地看过来。
“厉害啊!”连正在跟地钉较劲的包雷也忍不住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