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搜山降魔,山海显圣 > 第123章 人为财死,跪着要饭

第123章 人为财死,跪着要饭(1 / 2)

立秋的节气方过,寒气忽至。

秋风裹挟着冰冷的湿气,无孔不入。

安宁县毗邻山区,气温更是骤降。

更兼山洪肆虐后留下的遍地狼藉与污浊积水,在这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寒邪之气骤然爆发。

风寒大疫,席卷而至!

染病者先是寒战如筛糠,继而高热如焚,头痛欲裂,骨节酸痛如被重锤敲打,咳嗽声此起彼伏,撕心裂肺。

安宁县内外,呻吟哀嚎之声不绝于耳。

此等恶疾,以麻黄汤最为对症。

其药汤可以压制高热,疏导汗液,缓解这要命的苦楚。

此汤主药四味,江湖医家无人不晓。

麻黄,乃发汗解表、宣通肺气的君药,药性如烈马,如猛将,是驱散体表寒邪、打开汗孔的主将。

桂枝,为解肌发表、温通经脉的臣药,既能辅助麻黄发汗透邪,又能以其温煦之力,驱散寒邪带来的周身剧痛。

杏仁,乃降利肺气、止咳平喘的佐药,与麻黄一宣一降,可以恢复肺脏宣发肃降的本能。

甘草,是调和诸药、缓和中焦的使药,居中调和,既缓和麻黄、桂枝的刚猛峻烈之性,避免伤及脾胃根本,又守护中焦气机。

“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共驱寒邪,方能救人于水火……”

陆沉放下手中那卷泛黄的《伤寒杂病论》,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

这些天他没少看医书药典,对这麻黄汤的配伍药理早已了然于胸。

他深知,这四味药材本身并非天价奇珍,但关键在于炮制!

生麻黄毒性猛烈,需以文火炒制熟透,去其悍烈之性,方可用作君药。

杏仁亦含微毒,不经炮制便直接服用,无异于饮鸩止渴。

这些繁复的工序,都掌握在药铺手中,寻常人家根本无从下手。

“桂枝、杏仁与甘草,市价不过每味二十文上下,即便是作为君药的麻黄贵些,也绝不至于……”

陆沉眼中寒光一闪,看着桌上那可怜的五包药。

“二两雪花银,竟只换得区区五剂药汤?这回春堂,哪里是在卖药,分明是在吃人血馒头!”

他眉头紧锁,心中疑窦丛生。

“杨全此人,莫非真是猪油蒙了心窍,昏了头不成?”

眼下正值大灾,县衙官府必定焦头烂额,首要之务便是救灾安民,竭力控制伤亡,免得酿成大祸,影响县令周大人的官声政绩。

这杨全竟敢在此时坐地起价,大发灾难财,简直是把刀架在脖子上,往周县令的眼皮子底下递!

“要钱不要命吗?”

陆沉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就算你回春堂在安宁县树大根深,根基深厚,可公然与县衙对着干,挑战朝廷赈灾的底线,这后果他杨全当真掂量不清?”

“升斗小民也好,高门大户也罢,在这煌煌天威、铁律王法面前,谁敢造次?周县令才是这安宁县的天!是朝廷的威严!”

他压下心头的怒火与不解,眼下救人要紧。

张大娘的病拖不得,街坊邻里染病的也越来越多。

陆沉深吸一口气,又从钱囊中摸出几块碎银,递给一旁忧心忡忡的王大娘。

“王大娘,辛苦你再跑一趟,不拘多少,能多买两剂,便多买两剂回来。”

他心中清楚,沈爷的铺子主要是收些山野药材,炮制之后再转卖给大商号,铺面不大,库房更是有限,哪里比得上回春堂那等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