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跨时代创新(2 / 2)

得知自己将参与关系到国家命运的最高机密研发,并能接触到那些闻所未闻的新式油品,还能够通过林宥霆和核心工匠转述贺归轩来自现代的思路时,他们所有的疑虑都化为了狂热的工作激情。

研究院内,灯火常常彻夜不熄。

年轻的学子们与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们碰撞着思想的火花。

依据贺归轩提供的“燃烧瓶”、“猛火油柜”等模糊概念,他们开始疯狂地试验。

如何保证投掷的燃烧罐在撞击时碎裂并充分引燃?

如何设计喷火器具的油路和点火装置,保证射程和安全性?

如何将重质油有效地应用于船体密封和防腐,甚至尝试与改进的蒸汽机构结合?

贺归轩早期提出过初步概念,但一直缺乏合适燃料和密封技术,这次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尝试了!

问题一个接一个,失败更是家常便饭。

但没有人气馁,来自皇帝的无条件信任和充足的资源支持,以及那种参与创造历史的使命感,驱动着他们不断前行。

与此同时,从边疆秘密调来的年轻将领们也抵达了研究院。

他们起初对这群“书生”和“工匠”颇有些不以为意,但当他们看到试验场上那腾空而起、拖着黑烟精准命中目标的简易火箭,看到那喷吐出数丈长火龙、瞬间引燃木质标靶的“猛火油柜”原型机时,所有的轻视都化为了震惊与兴奋。

他们开始与研究员们同吃同住,从实战角度提出需求和建议:

射程需要多远?

发射频率如何?

在颠簸的海船上如何稳定使用?

如何应对敌船的撞击和登船作战?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新的海战战术雏形,开始在沙盘推演和兵棋模拟中逐渐成型。

而另一边,东南沿海的战报依旧不容乐观。

赤炎岛国的舰队行踪诡秘,战术狡猾,他们似乎对大雍沿海的布防有一定了解,专挑薄弱环节下手,抢掠一番便迅速远遁,让追剿的大雍水师疲于奔命。

沿海百姓人心惶惶,渔盐之利大受影响。

朝中开始出现一些声音,认为应当集结重兵,与敌决战于海上,否则国威受损,民生凋敝。

但贺归轩与林宥霆顶住了压力。

“告诉沿海总督,忍!继续收缩,加固城防,多设了望哨和烽火台。小股敌军骚扰,可依托岸防工事击退;若遇敌主力,暂避其锋,保存船只和兵力为上。”

贺归轩对着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冷静地批复,

“一切,等研究院的成果!”

她深知,在没有掌握技术优势之前,贸然进行主力决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她偶尔会站在皇宫的高处,遥望京郊的方向。

那里,汇聚着大雍最顶尖的年轻头脑和最忠诚的将士,他们正在与时间赛跑,为大雍锻造着一柄足以劈波斩浪、震慑强敌的深海利剑。

而林宥霆,则成为了连接皇宫与研究院的最重要桥梁。

他不仅要处理繁重的日常政务,协调各方资源支持研究院,还要定期前往京郊,听取进展,解决困难,并将最新的情况汇报给贺归轩。

每每看到他深夜归来,眉宇间带着疲惫却眼神晶亮的模样,贺归轩便知道,利剑的铸造,正在稳步推进。

战争的阴云依旧笼罩在南海之上,但在这片土地的深处,一场静默的、将决定未来国运的科技革命,正悄然加速。

大雍这头沉睡的雄狮,正在为自己的利爪,淬炼着新时代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