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捐输,全凭自愿,数额不限。然,为彰诸位襄赞教育之功德,朕决定……凡捐资者,无论多寡,其姓名、籍贯、官职、捐资数额,以及所捐资银具体用于何州何县之何等学堂,皆以金石镌刻,立于该学堂门前,曰‘功德碑’!”
功德碑?!
这三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众臣心中激起了千层浪!
“此碑既立,非为一时之誉。”
贺归轩的声音带着一种煽动人心的力量,
“乃是为让后世万千于此求学的莘莘学子,每日出入,皆能目睹诸位之名,感念诸位今日捐资兴学之恩德!让尔等之善举,随着学堂之存续,随着人才之辈出,青史留名,百世流芳!”
青史留名!
百世流芳!
这八个字,对于这些读圣贤书、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文人官员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但若能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学堂功德碑上,受后世学子瞻仰感恩,这简直是比升官进爵更令人心动的不世殊荣!
方才还觉得荷包一紧的官员们,眼神瞬间就变了。
尤其是那些出身地方、家族在当地颇有声望的官员,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若是能在家乡的学堂功德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岂不是光宗耀祖,惠及子孙?
就连一些原本打定主意一毛不拔的守旧派,此刻也开始犹豫。
反对新学是一回事,但这“功德碑”的名声诱惑又是另一回事……
贺归轩将众人神色的变化尽收眼底,心中了然。
她趁热打铁:
“此事,便由胡爱卿一并协助林相办理登记造册、立碑等事宜。捐资名录,每旬于宫门张榜公布,以示公正。”
“臣……臣领旨。”
胡韫有气无力地应道,心里却稍微好受了点,至少这二十万两,能换个名垂青史。
虽然是花钱买的,好像……也不算太亏?
而原本压力山大的林宥霆,此刻看向贺归轩的目光中,不禁带上了一丝钦佩。
他没想到,她竟能用这种方式,将令人抗拒的“割韭菜”,转化为众人争先恐后的“投资”与“扬名”。
此举不仅解决了经费问题,更在无形中为新学争取了更多潜在的支持者,妙极!
他的陛下果然还有很多值得他探究的地方……
朝会散去,与昨日不同,官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的不再是新学的利弊,而是——
“李大人,您准备捐多少?在下打算在老家县学立一块……”
“王兄,这功德碑的规制,不知可有讲究?”
“若是捐得多,能否将碑立得醒目些?”
甚至有点交情的官员还跑到胡韫的身边,悄声私语,
“胡大人,下次这种事能不能提前跟下官通个风~”
“就是就是……老哥吃肉也让我们喝点汤。”
看着挤眉弄眼的几人,胡韫真是有苦难言!
他能说他也是被临时通知的么……
一场关于新学经费的危机,就这样被贺归轩巧妙地转化为一场争先恐后的“名利”投资。
贺归轩走在回宫的路上,嘴角微扬。
【主人,您这招太高了!情绪值收获爆棚!官员们的纠结+1666,心动+1888,算计+1555!胡韫的肉痛并欣慰着+999!总收入+6108!】
系统兴奋地报数。
‘嗯,看来,无论是哪个时代,名利二字,总是驱动人心最好的筹码。’
贺归轩在心中淡然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