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昏君’口碑逆转(1 / 2)

安平郡王贺元吉被削爵抄家、一众贪官污吏落马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伴随着朝廷拨付的、实实在在的新粮和药材,迅速传遍了各个流民灾区。

起初,流民们是麻木的。

皇亲国戚倒台,对他们这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来说,太过遥远。

他们更关心的,是碗里的粥是不是更稠了些,是监工的皮鞭会不会落下,是身边的亲人能不能熬过下一个寒夜。

然而,变化在悄然发生。

当新运来的粮食不再是掺着沙土的霉米,而是能闻到香味的粟米和麦粒;

当每日吃食虽然依旧是粥,但那粥,终于有了能照见人影之外的厚度;

当穿着干净布袍的医官和学徒们频繁穿梭在窝棚之间,分发着苦涩却有效的汤药,指导他们挖掘深坑处理污物,督促他们饮用烧开的热水;

当那场令人闻之色变的瘟疫,悄无声息的被一道无形的墙挡在了工区之外,所有的人都后知后觉的发现了前后的不同。

而最让他们感到不同的,是那套名为“工分”的制度。

每人每天挖掘了多少土方,清理了多长的河道,不再是监工随口一说,而是有吏员拿着册子认真记录的结果。

每日劳作结束,凭着记录,就能领到对应份额的食物,甚至偶尔还能换到一小块盐巴。

公平,在这里第一次有了模糊的形状。

希望,如同干涸河床底渗出的涓涓细流,开始滋润这些近乎绝望的心灵。

“天老爷啊!这日子总算是有点盼头了啊!”

“老天开眼了啊!”

“爹啊……你要是再坚持几天也能过上现在的日子了……”

…………

有人领到饭食喜极而泣,有人半夜悲伤痛哭,有人因为一顿饱饭跪地磕头感谢老天爷开眼,给了他们活的希望,有人盘算明日后日要再多挖几方土,多砍几棵树,多领几碗粥。

这些种种在各个工区之中发酵蔓延,但无一例外,都是对生有了希望,对未来有了憧憬。

五日后,朝廷对于贺元吉等人的会审惩处告一段落,贺归轩再次乔装来到漳河主工区巡视。

她依旧穿着那身便于行动的禁军服饰,未摆任何仪仗。

林宥霆陪在她身侧,向她汇报着工程进展和钱粮调度。

河道旁,数以万计的流民正在劳作。

号子声,铁锹掘土声,车轮滚动声,汇成了一曲沉重却充满生机的交响。

虽然依旧面黄肌瘦,但许多人的眼中,已不再是死寂,而是有了一丝光亮和对明天的期盼。

贺归轩走过一片刚刚清理出来的河床,看到一位老人正吃力地搬动一块不小的石头。

她下意识地上前,伸手帮了一把。

那老人回过头,露出一张布满沟壑却带着感激的脸。

贺归轩认出,这正是那日她亲手喂药、包扎伤口的老农!

老农显然也认出了她,浑浊的眼睛瞬间瞪大,激动得嘴唇哆嗦,手中的石头“噗通”一声落在地上。

他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位“将军”,又看看她身后气质不凡的林宥霆和护卫,一个模糊却惊人的猜想在他心中形成。

“您……您……”

老农声音颤抖,猛地屈膝就要跪拜。

贺归轩一把扶住他,温和道:

“老伯,不必多礼,小心身体。”

这一扶,这一声“老伯”,彻底点燃了周围所有流民的目光。

他们早就注意到这行气质特殊的人,此刻再见此景,联想到近日的种种传闻。

皇帝陛下年轻、曾亲赴灾区、惩治了贪官、为灾民带来了新粮和医药……

不知是谁先喊了出来:

“是陛下!是皇帝陛下!”

“那天给王老根喂药包扎的,就是陛下!”